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的全国农业模范村山西大寨,此时却开始走下坡路,大寨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很多时候,村财政连干部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在大寨村处于经济发展转折期时,不少人开始反思,陈永贵书记当年引领的发展路线,是否真的适合大寨,大寨是否需要改变发展道路……



一、大寨农业奇迹

建国之前,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是全国贫困村,粮食亩产只有一百多斤,这里经常遭受洪水等自然灾害,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大寨,土地贫瘠,严重缺水,多年来,大寨人民基本上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之中。

1952年,陈永贵担任大寨村一把手。

让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凭借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陈永贵带着大寨人民,在短短十年内,将贫困村大寨,一举变成了全国农业先进村。

1963年,大寨亩产量超过700斤,上缴给国家的粮食多达24斤。大寨甚至支援了大量粮食给周边几省。

用当时媒体的话说,大寨实现了一个农业奇迹,毛主席在中央会议上点名称赞陈永贵,号召全国向大寨学习。

与此同时,毛主席也开始注意到了陈永贵这个农业好手。



1964年,毛主席生日那天,毛主席邀请陈永贵出席,并让陈永贵坐在他身边,席间,毛主席主动和陈永贵谈了很多农业生产问题,不得不说,毛主席对陈永贵非常看重。

在毛主席提拔下,1975年,陈永贵担任主管农业的副总理。

此时,陈永贵虽然已经不再担任大寨一把手,可是大寨仍然按照陈永贵当年设计的发展路线走,在陈永贵担任副总理期间,他仍然时不时会回到大寨调查研究。

1979年,随着中央开始在全国实施包产到户农业政策,大寨原本那种集体人民公社农业模式,也受到了很大考验。

大寨村的粮食产量虽然还算不错,可是在全国范围内已经不显眼了。对于大寨村何去何从,陈永贵内心也是异常苦闷和矛盾。

在这个历史转折期,郭凤莲同志扛起了大寨村的发展大旗。



二、郭凤莲带着大寨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郭凤莲这个大寨铁姑娘,开始担任大寨党委副书记。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向全国,在包产到户已经成为全国主流之时,邓小平接见了郭凤莲。

和邓小平同志一道深入交谈后,郭凤莲对于包产到户有了深入认识。

1991年,郭凤莲担任大寨一把手,此时,陈永贵已经去世多年。

此时的大寨,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大寨人均收入水平甚至低于全国“平均值”。大寨太需要一个有能力,有前瞻性的书记了。

面对经济有些死气沉沉的大寨,44岁的郭凤莲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改变思想,拥抱改革开放。



担任大寨书记后,郭凤莲带着几个干部,主动前往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江浙一带考察。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学习,郭凤莲下定决心办厂,只有这样,大寨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

当时大寨财政很困难,可尽管困难,郭凤莲还是力排众议,借钱办了一家羊毛衫厂。客观地说,大部分村民对厂子都不看好。

在郭凤莲带领下,在全体大寨人民努力下,短短十多年时间,大寨便兴建了很多工厂,大量年轻人开始回村工作。

2007年,昔日的农业模范村,变成了工业明星村,工业成为大寨的支柱产业。

2011年,大寨人均收入高达1.3万元,是当时全国平均收入的近两倍。

次年,大寨集体收入超过一亿。更值得称道的是,在大寨工业发展迅速的时候,郭凤莲却看到了企业污染这个不利因素,在郭凤莲主导下,一些环境指标不达标的企业被整改转移,大寨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如今,旅游业成为了大寨支柱产业。



郭凤莲成为大寨继陈永贵之后,另外一位传奇书记。多年来,郭凤莲多次参加人大会议,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三、大寨继续走陈永贵设计的道路会怎样?

根据郭凤莲家人回忆,郭凤莲同志有一次在谈话中感叹道:“要是大寨继续走陈永贵书记设想的集体经济道路,大寨会走向何处呢?”

听到这句话,一位村干部脸色变得极为凝重得说道:“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寨人民绝对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富裕。”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郭凤莲1991年接任书记后,还是走陈永贵设计的老路,那么仅仅依靠农业的大寨,经济绝对不可能发展起来。

实际上,对于陈永贵的一些举措,毛主席在世时,就有人提出了批评。

周恩来在一次视察大寨时,看到一片光秃秃的山林时,他就批评了陈永贵,周恩来总理指出,发展农业,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毛主席去世后,更是有不少人批评陈永贵。

1979年,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农业副部长杨显东就尖锐得批评了陈永贵。

1980年,一次会议上,就中央改革开放的一些政策,陈永贵和邓小平展开了激烈争论,对此,邓小平严厉得批评了陈永贵。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陈永贵的诸多举措在大寨越来越显露出不适应,大寨人民开始对陈永贵产生质疑。

可以说,这一年,陈永贵选择辞去副总理职务,正是因为他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退休后的陈永贵,仍然时刻关注着大寨,关注着整个国家,当改革开放和包产到户真正开始改变整个国家时,陈永贵也开始了各种反思。



在晚年,陈永贵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陈永贵曾对自己家人说道:“现在看来,改革开放是对的,看到人民生活水平彻底提高上来,我就放心了。”

大寨能够最终实现人民收入的增加,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因为在郭凤莲书记的领导下,大寨没有走原来的老路,而是积极的改变思想,积极得改革开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