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帝哥想说说邓小平和薄一波之间的故事。
邓小平和薄一波
薄一波与邓小平的初次共事是在抗战胜利后,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书记和政委,薄一波任副书记和副政委。薄一波上任以后,全力协助刘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做好团结工作。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工作,薄一波心情舒畅,他曾深有感触地说:“凡是同邓小平相处过的人,都觉得他胸怀豁达,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有一次,周恩来问薄一波:“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小平共事多年,你对他们二位的工作怎么看?”
薄一波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确实是同心同德,和谐一致。”
周恩来摇摇头说:“我不是讲他们的配合,而是问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
薄一波反问道:“总理,您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甚早,您看呢?”
周恩来笑着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俩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
刘伯承和邓小平
薄一波说:“我完全同意总理的评价。这8个字概括得很准确,他们在工作上之所以配合得那样得心应手,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同为中央局书记的邓小平、薄一波先后被调到中央,他们工作上的联系就更多了。
1952年,时任财政部长的薄一波在推行新税制改革时,采用了“公私一律平等纳税”的提法,导致山东、北京等地纷纷向中央反映执行新税制引起物价波动等问题,后来毛泽东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1953年6月中旬,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召开,高岗、饶漱石利用毛泽东批评薄一波主持财经工作中存在错误的机会,大肆攻击薄一波,企图间接达到打击刘少奇、周恩来威信的目的。饶漱石在会上说:
财政部不讲政治,没有政治,有财无政!薄一波作为财政部长,简直是一霸,是财霸!薄一波这次犯错误,我认为决不只是个工作方法问题、经验不足问题,而是思想品质问题,作风和路线问题。他几次采取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投机取巧。这个,我是有证据的,我有充分的证据!
饶漱石
会议收不了场,令周恩来很为难,他是会议主持人,话说轻了,会上已经是那种气氛了,不大好通过,且有开脱、包庇薄一波之嫌;话说重了,就会为高、饶利用。最后毛泽东出了个主意:“不好结论,可以‘搬兵’嘛!把陈云同志、小平同志请回来,让他们参加会议嘛!”
周恩来马上把正在外地调研的邓小平请回了北京,不久以后,邓小平公开表态支持薄一波:
大家批评薄一波的错误,我赞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自己就有不少错误,在座的其他同志也不能说没有错误。薄一波同志的错误是很多的,可能不是一斤两斤,而是一吨两吨。但是,他犯的错误再多,也不能说成是路线错误。把他这几年在工作中的这样那样过错说成是路线错误是不对的,我不赞成。
邓小平
邓小平的发言一字千钧,使与会者逐渐摆脱了高、饶的干扰,对薄一波的问题有了自己较为客观的认识和看法。不久以后,高、饶东窗事发,财经会议的风波真相大白,毛泽东也意识到对薄一波的批评过了头。
1979年1月,在“运动”中受到迫害的薄一波终于复出,他被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邓小平要求薄一波当机械工业的“秦始皇”,期望他在改革上作出成绩来。
薄一波没有辜负邓小平的期望,他上任后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到各地调查,走山西过内蒙、下湖北去苏杭,从内地到沿海,深入厂矿,深入基层,不顾疲劳地考察座谈,听取各种反映和意见。最终薄一波写出了《三十年经济建设的回顾》一文,这对统一全党思想认识和调整工作顺利进行起了重要作用。
薄一波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成立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十二大”的党章对中顾委的作用、任务和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
9月13日当天,中顾委举行了第一次全会,在此次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顾委主任,薄一波当选为常务副主任。邓小平在会上发表讲话说:
原则规定都有了,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具体实施。要理出几条,其中也包括我们工作机构的设置。我建议不要建立什么大机构,要简化,几个人就够了。顾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请薄一波同志主持,我想减轻一些负担。
此时薄一波说:“有你压阵就行,具体的事情我们干。”
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蓝图中的重要一步,目的是实现领导干部的职务由终身制向退休制过渡。中顾委成立后,共选出委员172人,他们都是党、政、军中的功勋和精英,资格老,“牌子”硬,本想为新时期的建设事业大展身手,却由一线退到了二线。要想把这批老同志团结好,完成中央交给他们的历史使命,薄一波身上的担子并不轻。
薄一波
薄一波刚上任,就向邓小平请示工作,邓小平对他说:“中顾委的日常工作我不管,由你全权负责。”
薄一波说:“比较重要的事情,我们给你写报告。”
邓小平却说:“报告来我也不看。”
邓小平在担任中顾委主任的5年里,只是在中顾委两次全会上讲过两次话,平时根本不在中顾委露面,对日常工作更是从不说话。就这样,薄一波成为了中顾委日常事务的实际领导人。
薄一波在主持中顾委工作期间,为实现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以及受命处理党内若干重大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薄一波后来回忆说:
10年中顾委,我一直是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而小平同志一直是中顾委的灵魂。在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长期奋斗中,我们相交甚笃,相知甚深。小平同志给我的教诲,终生难忘。
晚年的薄一波
1997年2月,当薄一波得知邓小平逝世的噩耗后,十分悲痛,他挥笔写下“一人千古,千古一人”的挽联,表达对这位伟人的崇高敬意。薄一波这样解释道:
“一人千古”,表达了我对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我对他的评价,是说他成就大业、功勋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