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邵华,还得从她降生开始说起......
1938年,革命工作者陈振亚与妻子张文秋的女儿出生了,陈振亚一反传统,选择让女儿跟随妻子姓,取名为张少华(北大毕业后,她用谐音,取笔名邵华,沿用至今)。
邵华的童年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但命运却带给她诸多磨难,8岁前的邵华,几乎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坐牢。
1939年,邵华随父母途经新疆去苏联时,被军阀盛世才扣留软禁在迪化(今乌鲁木齐),1942 年 9 月,更与全家及在新疆工作的 160 多名中共党员一同被关进了监狱。
直到1946年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亲自营救下才回到延安,自此,邵华的生活才迎来了新的曙光。
由于邵华的姐姐刘思齐与毛岸英结为了夫妻,邵华也因此在年少时与毛岸青相识了,只是他们二人当时并没有想到日后也会结为夫妻。
195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邵华前往大连,恰好那时毛岸青也在大连疗养身体,此时的他们,距离上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了六七年,彼此都已经长成了大人,再次相逢,二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期间谈了许多过去的事情,此后,毛岸青和邵华开始频繁通信,感情逐渐升温。
当毛主席得知后,很是高兴,一直以来他都为儿子的婚事发愁,为此,他还曾特意给毛岸青写信,鼓励他和邵华交往。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毛岸青与邵华的感情愈发坚定,直到1960年,毛岸青与邵华在大连举行了婚礼,正式结为了夫妻。
没参加婚礼的毛主席,还专程派人给邵华送去一块手表、一台熊猫牌收音机。
婚后,毛岸青对邵华关爱有加,这也让他们的婚姻关系十分稳定,1970年,邵华和毛岸青生下一个儿子,毛主席为孙子取名为新宇。
一直以来,在公开场合,邵华称呼丈夫毛岸青,一直都是“毛岸青同志”,不难看出,邵华对毛岸青的尊重。
2007年,毛岸青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在毛岸青逝世后,妻子邵华曾公开表示:“岸青生前有个愿望,就是回到板仓,回到妈妈身边,陪伴亲人。”
邵华深知丈夫一直深深思念着母亲杨开慧,1962年,邵华跟随毛岸青回到故乡板仓。
在来到妈妈杨开慧墓前祭拜时,毛岸青忍不住痛哭了起来,他心里有太多委屈想要诉说,可却只能摸到一块冰冷的墓碑,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妈妈,爸爸现在很好,我也很好。”
在毛岸青晚年的时候,他常常会盯着妈妈抱着他的照片发呆,一次,邵华前去询问,毛岸青哭着说道:“我想妈妈了......”
虽然邵华从未见过杨开慧烈士,但对于她也是十分敬重,2008年6月24日,邵华病逝。
在邵华临终前,她再三嘱咐儿子毛新宇:“我要和杨开慧烈士葬在一起!”
邵华此举不仅是完成丈夫的遗愿,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这样一来,她、丈夫和婆婆杨开慧,便再也不会分开。
后来,在杨开慧烈士陵园,毛岸青和邵华永远陪伴在妈妈杨开慧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