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19日,中央致电陈光、罗荣桓、黎玉、罗舜初、朱瑞、彭德怀、左权、中原局,就加强山东军政领导和统一指挥做多项决定,并要求山东党政军干部讨论具体措施,上报中央。



接电当天,山东分局立即召开相关会议,第二天就讨论出结果上报。上报内容中有一项是关于山东分局内部工作分工的:分局书记朱瑞主持党的组织工作,罗荣桓主持军事工作,黎玉负责政府工作,陈光负责财经工作。

当时山东纵队归115师首长指挥,也就是说我党领导的山东境内所有抗日武装,归由115师首长统一指挥了。可是山东分局开会决定,原本负责军事工作的代师长陈光去干财经工作,主持政工的政委罗荣桓来负责军事。

这真是太奇怪了。可是这又是不得不做的调整。首先,财经工作确实需要高级干部来专门负责。1年前,朱瑞报告军委、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指出“115师对财经工作的注意不够,缺乏长期打算”的问题。

可是为什么让代师长陈光来负责?这不是强行安排吗。是也不是,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来让他负责了。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中央还不愿这时候调离陈光,二是陈光的军事工作不太尽如人意。



八路军总部之前就有意安排滕代远,前来取代陈光,担任115师师长一职。彭德怀、左权、罗瑞卿代表八路军总部,联名致电中央和军委,提出滕任师长或代师长,陈改任副师长的建议。种种原因下,没有采纳。

陈光是有不低的军事才能,与罗荣桓率领115师一部进入山东后,也打了不少胜仗、模范战,如樊坝战斗、陆房战斗、梁山战斗、白彦战斗、南大顶战斗、甲子山地区战斗、郑城战斗等等。

这仗胜是胜了,但不够漂亮,当时115师在山东的主要任务是开辟、扩大和巩固根据地,保存有生力量,积攒更多力量。

以陆房战斗为例,战果震惊全国,可是这是极为被动的一场战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且由于陈光对敌情的错误判断,导致115师被日寇包围,部队情况十分危险。

后来虽说成功突围了,但骡马辎重损失许多,上上下下的指战员对陈光存在不少的非议。不少人说如果政委罗荣桓在师部,一定不会被敌人这样包围。

突围战结束后,大家还都找不到陈光,以至于师部特地派人去寻找。陈光去哪了呢?他跑到湖西根据地,指导苏鲁豫支队工作。



这导致苏鲁豫支队在师部、师党委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分为三,分别行动;其中一部还被陈光特别交代,由师部直接指挥。

后来苏鲁豫支队掀起“肃托”风暴,许多指战员被关押、杀害,副支队长梁兴初也差点被杀死,115师师部却完全不知情。

最后还是罗荣桓亲率一个营,日夜兼程赶去才遏制住,并了解到陈光突围后的动作和苏鲁豫支队的真实情况。

罗荣桓对陈光进行了多次耐心劝导,但收效甚微。黎玉还公开不点名地批评过陈光在军事上的严重缺陷,“硬拼主义”。

山东抗日的形势非常复杂,存在敌伪顽我四方实力,我方内部还存在山东纵队、115师、党政军不同领导等情况,陈光难以适应。因此,他急躁、固执的性格缺陷被放大了。

陈光离开军事岗位、负责财经工作,不是少部分人的意见,而是大多数人的想法——许多干部对其很有意见。而且陈、罗之间不能团结,均来电中央,申请学习或调动工作。

种种来看,代师长陈光主持财经工作,政委罗荣桓负责军事工作,既是众望所归,也是个人意愿。



对于财经这个陌生的领域,陈光虚心学习相关知识,认真钻研,仔细调查和研究自己该干什么、战士干群需要什么。很快,他切合实际地提出“开源节流、量入为出”的方针,保障了部队及非生产人员的供给,对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做出了分内的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