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一天,宋时轮坐着吉普车前去执行任务时,不小心闯进了敌占区。敌军发现他们后,立即举着枪将其围了起来。
宋时轮暗道不好,这次他出来只带了几个人,若是让人发现他是纵队司令,后果不堪设想。
结果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名敌营长惊喜地走过来,敬了一礼道:“报告长官,我是自己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名敌营长究竟是什么身份?
大战前夕
1948年,济南战役结束后,除了青岛以外,山东大部分重要城市已经被我军解放。
而此时,盘踞在徐州的刘峙集团已经处于孤立无援之势,成为了华野与中野的“盘中餐”。
于是粟裕当即决定挥师南下,发动淮海战役,而中央也同意了他的决策。
起初粟裕的计划是直指徐州,但毛主席仔细观察后发现,黄百韬兵团处于敌军一字长蛇阵的薄弱环节,并且距离我军最近,有利于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围歼。
于是毛主席当即提议,淮海战役的第一个作战目标,应该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主。
收到中央的命令后,粟裕也立即调整了作战部署。
为了麻痹敌人,我军便在战役发起时一直营造攻打徐州的假象。
胸无点墨的刘峙果然被迷惑。他见到我军有一点风吹草动便瞬间方寸大乱,随后他便开始收缩防线,命令附近的国军回援徐州。
黄百韬自然也收到了回防的命令,不久,他便率部撤离了新安镇,开始往徐州方向撤去。
原本此时已经达到了我军想要调动敌军的目的,但因为敌人是机械化部队,机动能力比较强,我军靠着一双草鞋追赶差点没赶上他。
所幸,在这紧要关头,刘峙帮了我军一把。
就在黄百韬走到中途时,刘峙突然给他发消息,让他在原地停留两天。
一问才知道,海州的44军需要帮刘峙带私盐生意,撤退得比较慢,刘峙想让黄百韬等44军会合后再行动。
就这样,为了刘峙的一己私欲,黄百韬在原地足足停留了两天。而也正是这两天,让我军成功追了上来。
等到了地方后,我军还惊讶地发现,或许是因为兵力增加太过激动,黄百韬在等待的两天里竟然忘记在运河上架浮桥。
见此情形,华野16个纵队,40万人马,当即对陇海铁路徐海段进行突破,分头疾进,直接将黄百韬兵团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直到此时国民党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军的目标竟然是黄百韬。老蒋怒不可遏,当即调兵遣将,打算营救黄百韬。
粟裕也提前做好了准备,他当即命令宋时轮带着十纵渡过京杭大运河,切断陇海铁路,阻截黄百韬西撤的道路,以及阻击随时有可能过来支援的敌军。
宋时轮收到命令后也立即行动起来。结果,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生了意外……
惊险一瞬
宋时轮为人谨慎,从不打没把握的仗。每次大战前夕,他总是习惯亲自到阵地前沿侦察敌情,掌握第一手资料。
这次也不例外。为了保证顺利完成粟裕首长交给自己的任务,11月7日晚,他与政委刘培善带着几个警卫员坐着吉普车一路向运河边开去。
结果,由于夜色过暗,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司机又没有开车灯,一行人竟然误打误撞走错了路,闯进了国民党防区。
不知情的众人下了车后便开始仔细勘察地形,观察附近的敌情。结果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股敌军,突然间便将他们团团围住了。
其中一个人看出了宋时轮是领头的,于是当即举着枪对准了他,并大声呵斥道:“缴枪不杀!”
宋时轮与刘培善对视一眼,直到这时他们才反应过来,他们这是走错路了。
几人暗道不好,这次他们是秘密出行,没带多少人,若是被敌人发现这里面有纵队司令员和政委,后果不堪设想。
一旁的警卫员见司令员有危险,当即要上前与敌人拼命,但下一秒却忽然被宋时轮一个眼神制止住。
宋司令的大脑飞速运转,现在敌人已经成为困笼之兽,他们未必会伤害自己,当务之急是想办法稳住敌人,想办法脱身。
于是他便告诉面前的敌兵,他们都是侦察兵,只是奉命来查看敌情的,没有想和他们发生冲突的意思。
敌人似乎并不相信他,只是严肃地说道:“有什么事,到营部再说吧!”就这样,一行人被押到了营部。
这时,正在奉命守桥的国民党111团3营营长王世江,在收到消息后也立即赶了回来。
王世江见到宋时轮几人后,先是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他们一番,然后又问了一遍,他们究竟是什么人,过来要干什么。
久经沙场的宋时轮立马就察觉到了对方并没有敌意。为了印证心中的猜想,他当即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我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纵队司令员宋时轮,这位是政委刘培善,我们来这里就是为了招降你们!”
一旁的刘培善几人神情顿时凝重起来,他怎么也没想到,司令员竟然会这么直白地交代。
“我是自己人”
岂料,王世江听了他的话后突然露出了一副惊喜的表情,然后立即敬了一礼道:“报告长官,我是国军第59军111团3营营长王世江,请长官作训示!”
宋时轮见他是这样的态度,提着的心也放下了几分。
他当即又说道:“我部已经完成对运河桥的进攻准备,到了预定时间就会发起进攻。”
“到时候大炮一响,玉石俱焚,你们后悔也来不及了。希望你们立即撤离桥头工事,为我军南下让路!”
结果听到这话的王世江更高兴了,只见他又像解放军那样敬了一礼道:“报告司令员,报告政委,我是地下党员,是自己人!”
一开始宋时轮几人还有些不信,便又问他与我军什么人联系,有什么任务。
王世江便表示,自己与敌工部的杨思德联系,对方昨天刚向他传达了陈毅司令的命令,让他掌握好部队,待命行动。
早在我军计划发起淮海战役时,王世江的上司何基沣副司令便已经开始计划进行起义,行动具体时间定在11月8日12点。
王世江也一直在为这次起义做着秘密工作。
宋时轮这才信了他的话,他当即笑着说:“差点大水冲了龙王庙!”
随后他又郑重地向对方作出了新的指示:“王世江同志,现在情况紧急,我命令你立即起义,率部开过运河,为解放军打开前进的道路,我会另派部队接防!”
王世江当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保证完成任务!”
就这样,宋时轮误打误撞带回了一个营。当天晚上凌晨一点,王世江正式起义,并率部撤出了运河桥,为解放军包围黄百韬兵团争取了充足的时间。
在之后的两天里,何基沣、张克侠等人也陆续带着两万多人起义,给了敌军沉痛一击。
建国之后,王世江便先后被安排到了锦州、黑龙江工作,曾担任过牡丹江军分区司令员,在1974年正式退休。
参考资料:淮海战役中宋时轮的“惊险一幕”,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