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转发只为学习分享,侵权请通知必删。

朱胜非(1082年—1144年12月24日 ),字藏一,蔡州(今河南上蔡)人。 南宋初年宰相。 朱胜非于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任东道副总管、兼管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劝宋高宗赵构继位。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除尚书右丞,迁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等职。苗刘之变时,他善事斡旋,保护之功居多。平乱后,引咎罢政,授观文殿大学士、知洪州,继除江西安抚大使兼知江州。


后因江州失陷,他赴镇太慢,被降授中大夫、分司南京、江州居住。绍兴二年(1132年),经宰相吕颐浩力荐,再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后乞请免职奉祠。绍兴五年(1135年),应诏疏奏战、守四事,历知湖州、宣州等地。秦桧为相后,朱胜非与其不和,废居八年。绍兴十四年(1144年),朱胜非去世,年六十三,谥号“忠靖”。著有《绀珠集》、《秀水闲居录》等。《全宋诗》、《全宋文》等录有其诗文。(概述内图片来源:《浙江山阴朱氏宗谱》


朱胜非《杜门帖》,纸本,行楷书,纵28.7厘米,横28.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朱氏在绍兴五年(1135)“引疾归”,《宋史》称他“废居八年,卒”,故此帖或作于1135至1144年间,是其晚年作品。书法略仿苏轼,稍欠工稳。


点击:阅读原文,学习更多绘画知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