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史上,董其昌是一个人物。凭借着扎实的功底,不但当过二品尚书,更是攀登到艺术的顶峰。他的山水字画,至今为后人所敬仰。
但是,就这么一个人,在民间谈起他,却是无恶不作。这么说吧,论艺术造诣,无人出其右。论做人无耻,世上无其二。
告老还乡的董其昌回家后,决定操办62岁大寿。得知这个消息,同乡土豪生员陆兆芳为了获取董其昌的喜欢,特意为其备了一份贺礼。然后安排下人绿英前往董府先送过去。
这董其昌家大业大,对贺礼压根瞧不上。倒是看上了前来送礼的绿英。当下就把绿英留在府中,还为她专门设置了单间,美名曰“护珠阁”。
这么大的事,董其昌愣是没有给陆兆芳打个招呼。等到弄清楚咋回事,陆兆芳气的跺脚,直接责骂董其昌,是不知羞耻的老匹夫。骂归骂,但是他也很明白,自己惹不起董其昌。
绿英在董府待上一阵子,告诉董其昌,想念母亲了,要回家看看。董其昌啥也没说,立刻恩准。但绿英实际上却跑回陆兆芳家里。
眼见绿英走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董其昌急眼了。再一打听,她竟然在陆兆芳那里。董其昌很生气,立刻安排儿子董祖权带着一帮打手上门要人。
董祖权是一位莽夫,平日里仗着老子的权势鱼肉乡里。他到了陆兆芳家里就是一顿打砸,然后不闻不顾,直接把绿英带回了家中。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老百姓看到两家大打出手,心里头高兴啊。这陆兆芳原本也不是什么好人,现在终于有人站出来收拾他了。
民间的传言很快被董其昌听到。到底是做过官,还懂得要脸面。他当下安排“正直人”何三畏和吴尔成出面辟谣。
眼看他二人出面,作为暴发户的陆兆芳只能自认倒霉。毕竟,他和人家的层次不能相比。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还没有拉倒。不知道哪位大咖,把这事编成了《黑白传》评书。就是描述一位叫“白公子”的老流氓,强抢“黑秀才”的女儿。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评书就是在刻薄董其昌。因为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居士。而陆兆芳因长相黑黝,外号陆黑。
董其昌听说后,很是恼火,当下赶往县衙报案,说声称有人在恶意诋毁自己。县令一听,这事不小。立刻把说书的钱二抓了。经过严刑拷打,钱二说,评书出自于老秀才范昶。
范昶哪里肯承认。董其昌让他和钱二一起跪在地上,对天发毒誓。到底是读书人,认为这样的操作是奇耻大辱。回到家里,范昶就上吊自杀了。
人命关天。范昶的母亲带着儿子和儿媳妇跑到董府理论。这董其昌压根不知道悔改,再次指示儿子董祖权,打开董府大门,跟范家当街对骂。
不仅如此,董祖权还命令手下把范母和儿媳当众扒了个精光,拳脚相加。就几下的功夫,范昶的母亲被活活打死。其他的生员看到范生员家遭此羞辱,纷纷同仇敌忾,声讨董其昌,还撰写了檄文。
眼看事情要闹大,县令把责任推给了绿英的继父陈明,重打二十五大板,然后羁押。这样的操作,其实就是上坟上报纸,糊弄鬼。
愤怒的老百姓聚集董府门口,要董其昌给个说法。董其昌却不怕,安排相关人员爬上屋顶朝着百姓扔瓦片。这种嚣张气焰,更是彻底激怒众人。他们攻破董府的大门,一把大火把董府烧个精光。
董其昌自然能看得出来苗头不对,当下就逃窜了。一直过了大半年,才悄无声息地选择回来。
他还厚着脸皮啊要求官府,让老百姓赔偿损失。官府抓了几个人,对于他的家产却置之不理。告诉他,理当追回,但问题是口说无凭,没法查询。董其昌气个半死。从此一蹶不振。
作为一个曾经的高官,董其昌却做出这等丧尽天良的事,最终惹起了公愤,着实咎由自取。
搁到现在,不少人提及董其昌,都是满脸的不屑。他的字画和他的人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只记住了他的恶行,对其字画却懒得理会。(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