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发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第七届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印社社员,江苏省篆刻研究会会员。受高和水老师点拨始入书法学习之门径,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受业于万玉龙、李文灵、吴健、贾砚农、漆济明、刘东芹等美院诸师。后求教于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名家工作室,问学于赵熊先生门下。现供职于上海市宝山区文化馆,任书法艺术指导,兼任上海市宝山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刀尖行走十二载
7.5cmx6cmx2cm
石膏
2024
创 作 手 记
文丨张凯发
20世纪80年代,陶瓷印创作风尚逐渐兴起,这为篆刻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发展方向。近年来,以铜为主的金属印材或铸造、或錾刻、或盘条焊接的古代印章制作工艺也在复现兴起,这些创作形式在当代印坛正在掀起一个又一个新潮。当代篆刻创作参与者正在试图用各种方式寻求新意和突破,以石质为主要材料的传统篆刻正在经历着变革。
红旗漫舞
9.5cmx5cm
石膏
2024
边款:绮云阁位于黄浦区南京路永安百货公司顶楼。1949年5月二十五日其公司的中共党员赶制了一面红旗插在绮云阁上。升起了南京路上第一面红旗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和上海解放。公元2024年张凯发制印并记之。
陶瓷印的创作丰富了篆刻创作的技法和艺术语言,印陶、陶文、封泥、砖瓦等新资料的加入也在不断拓展着篆刻表现的艺术语言。但陶瓷印体的制作工艺在当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让广泛的创作者参与到大规模的实践当中。因其制作需要一定的资金、设备和场地投入,且高温烧制所带来的偶然性和安全技术等风险,都使得陶瓷印创作变得不那么便利。金属凿铸、盘条及异材等都存在一定工艺设备和获取的便利性等问题。
作始也简 将毕也巨(附封泥墨拓)
5cmx4cmx5cm
石膏
2024
金石之美,古来共谈。传统石材虽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优质石材资源日益稀缺,决定了名贵优质的篆刻材料只能存在于“可遇不可求”的偶然。而且其本身又具有把玩、收藏的观赏效能及稀缺性,从而使印材的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艺术价值。而高昂价格又必然导致该类材料只能局限于少数的特定人群,从而难以普及到平民化和大众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篆刻艺术的创作实践和推广。在书法篆刻艺术处于“展厅时代”的当下,篆刻创作也已突破了以石材为主导的“传统方寸之间”。大型篆刻和大写意风格作品在客观上也需求材料的多元化和“大型化”。这些都使得新型印材的开发和应用势在必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0cm
石膏
2025
“审美无利害”,审美判断应该是一种纯粹的无利害的快感判断,即在进行艺术审美时,不是基于对象是否能满足实际利益或欲望,而是纯粹对观察对象所呈现的形式产生愉悦。基于此,我们的篆刻之美固然由历史的、风格的、材质的等等因素构成,但是在当代对于具体的创作而言应该秉持纯粹的观点,具体到材料方面:即利于创作呈现的就是好的材料,而石膏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11.5cmx8.5cmx18.5cm
石膏
2024
边款: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甲辰四月张凯发制此。
近来笔者以石膏为印材创作了一批作品。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尝试和调整,发现石膏的刊刻表现效果可以说与石材无异,且完全颠覆了石膏容易磨损或硬度不高的一般印象,最重要的是“金石效果”极佳,且方便获取、易于刊刻。传统石材也好、金属异材也罢,其表现的效果都是“书法的”、“篆刻的”,表现的面貌都是“金石的”,所以——殊途同归。
近作奉上,敬请方家教正。
上海城市精神组印实物图
石膏
2025
隐秘而伟大(附封泥墨拓)
2cmx5.5cm
石膏
2024
作者微信号
zhangkaifazhangkai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