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C罗,希望手术后我能回到学校,继续上我最喜欢的体育课,像C罗一样在球场上奔跑!”5月2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14岁的多吉央宗(化名)正为几天后的先心病治疗手术做着准备。“我的梦想就是当体育老师,可是在西藏的时候,我没劲,跑5分钟就觉得喘不上气。”这个来自拉萨的少年虽然穿着一身球衣,但却不能如愿在绿茵场上奔跑。今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佑工程”深入西藏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免费筛查,31名确诊患儿来到江苏接受手术治疗,患儿中年龄最小者仅5个月大,最大16岁,多吉央宗就是其中之一。

茉莉格桑共芬芳

31名西藏先心病患儿重获“心”生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也是江苏对口支援西藏31周年。从雅鲁藏布江到扬子江畔,茉莉格桑“医”路芬芳,这31个孩子的到来有了特殊的意义。

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多吉央宗一直不敢跑跳,“体育课的时候,我只能坐在操场边上看着朋友们踢球。”今年4月,接受“心佑工程”的免费体检后,多吉央宗迎来了命运的转机。来南京的这些天,对这个自小失去双亲的男孩儿,南医大二附院的医护人员就像亲人一样对他关怀备至,细致到每一餐合不合胃口、跟其他小朋友相处得好不好南京的气候适不适应,让多吉央宗倍感温暖。“看,这是朋友送我的哈达!”多吉央宗笑着向大家展示,他说,离开家乡时朋友送给他一条哈达,祈愿他早日康复。这条哈达陪伴多吉央宗从拉萨跨越3500公里到了江苏南京,“我和同学们约定好了,手术之后回学校一起跑步、踢球!”

在病房的另一端,15岁的扎西朗杰(化名)正翻阅着初二科目的复习资料。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扎西朗杰一直不敢跑跳,上了初中后更觉得学业吃力。眼下,小中考在即,为了确保孩子能如期返藏参加考试,医院特意调整手术时间,在5月16日,为他完成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扎西朗杰成为31名患儿中第一个接受手术的孩子。


“术后第三天就能下床走动,医生说恢复得很好。”少年清澈的眼中闪烁着希望,“医生说回去我就能和同学们一起跑步上体育课了,再也不会因为气喘掉队。阿妈说我的脸红润得像格桑花,谢谢你们给了我新生命!”少年不善言辞,红着脸摸着脑袋轻声说道:“阿爸告诉我,这次治疗费用我们家里不用操心。我知道,这是国家和医院对我们西藏孩子的特殊关爱。7月就要小中考,我要考出好成绩,将来像‘心佑团队’的医护人员一样,帮助更多人!”

从“心”出发的生命接力

从输血到造血的10年“心佑”之路

“心佑工程”是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外科组织发起、免费救助经济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健康帮扶项目。据了解,此次“心佑工程·西藏行”是团队历史上单批次救治西藏患儿病情最复杂、病种最多的一次行动。他们中既有因家庭困难延误治疗的孤儿,也有即将面临小中考的学子,更有罹患复杂先心病的危重患儿。

10个月大的尼玛次仁,同时患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缩窄,幼小身躯承受着三重打击;1岁的梅朵卓玛三尖瓣下移畸形导致心脏结构严重异常,三尖瓣重度反流让幼小心脏超负荷运转;2岁的格桑巴桑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如同在心脏中埋下“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心力衰竭……复杂先心病患儿病例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这类复杂先心病在高原地区尤为凶险。”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外科刘巍主任说,高原缺氧环境会加速病情恶化,若不及时手术,患儿生命将进入倒计时,“目前,‘心佑工程’专家团队正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冲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截至目前,31例患者中已完成5例手术,预计两至三周内将完成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这5例都是通过微创方式治疗,一部分采取了腋下小切口的体外平衡手术,还有的做了介入封堵。”

其实,“心佑工程·西藏行”只是南医大二附院“心佑工程”团队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启动以来,“心佑工程”已免费筛查逾20万名儿童,救治2300余名先心病患儿,其中救治西藏患儿494名。足迹遍布新疆、西藏、青海等25个省(自治区)。回望这100万余公里的来时路,南医大二附院院长李庆国感触良多:“在我国,每年约有10万到15万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先心病更是影响五岁以内儿童健康的一大挑战。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儿在出现严重症状后才被送到医院,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李庆国呼吁,先心病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治愈率已达到95%,如果孩子检查出患有心脏问题,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深知“输血”的同时,“造血”更为重要,在救治患儿的同时,这些年来,“心佑工程”也把技术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我们在祖国西部地区和江苏的一些基层单位已经培训了两三百名心脏超声医生,让更多先心病患儿能够被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绿色小屋托起“心”希望

全国首个“心佑小屋”正式点亮

“亲爱的小孩,你从千里之外向我而来,眼里是雪域的清澈,心中满是期待……”5月20日,在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一座绿色的、生机勃勃的小房子前,汉藏两地的小朋友们手牵手唱起了歌曲《最美的奔赴》。伴随着歌声,全国首个“心佑小屋”在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正式“点亮”。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心佑小屋”设置专业化展示区域,通过症状科普海报墙以生动漫画形式呈现先心病典型特征,直观展示口唇发紫、生长发育迟缓、易疲劳等核心体征,构建疾病早期识别体系。

但“心佑小屋”的使命远不止于此。南医大二附院院长李庆国表示,未来,“心佑工程”团队将在这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心理辅导、护理培训以及亲子科普课堂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形成一个完整的‘预防—识别—诊疗—康复’的全链条知识传播链,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掌握科学的防治知识,强化公众对儿童心脏健康的关注意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