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8年青霉素问世以来,人类在抗感染药物研发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开发出多种类型的抗感染药物,包括以抗生素为代表的抗细菌制剂、抗真菌制剂、抗病毒制剂、抗分歧杆菌制剂,以及疫苗、免疫血清与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这些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
“缩水”超500亿!抗感染药风光不再,齐鲁制药领跑过评榜
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截至5月16日,有263个抗感染药物已有企业通过或视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从品种过评情况看,79个品种过评企业数达10家及以上,阿莫西林胶囊以51家企业领跑,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49家)、左氧氟沙星片(41家)、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41家)、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40家)、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39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38家)紧随其后。
从企业过评情况看,有41家药企已过评品种数达10个及以上,其中按集团计,齐鲁制药、科伦药业、石药集团分别以59个、58个、55个品种依次位列前三。
抗感染药获批企业数TOP10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2019年以前,我国抗感染药市场呈增长趋势。摩熵医药数据显示,系统用抗感染药物(化药)在全国医院终端市场的销售额峰值超过2090亿元。2020年之后,因国家推进限制抗生素滥用政策、卫生条件改善与疫苗接种、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药品集中采购致部分药价下降等原因,其市场规模大幅下降。但随着疫情影响消退市场呈现缓步回升趋势,2023年医院端市场规模达1479亿元,与2019年相比销售规模“缩水”超过500亿元。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系统用抗感染化药TOP10:辉瑞、复星、广药领跑市场
在全国医院终端市场,系统用抗感染化药TOP50产品中,有22个产品年销超20亿元,其中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按通用名计)位居前三,2023年医院端销售额分别超过95亿元、81亿元、52亿元。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在系统用抗感染化药TOP30产品中,辉瑞有5个药品上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4:1)销售额增速均超过20%;其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稳居首位,2023年医院终端市场销售额近70亿元。
从企业竞争情况看,全国医院终端市场系统用抗感染化药TOP10企业中,辉瑞、上海复星医药、广药集团(按集团/公司计)位居前三,分别占据21%、11.43%、9.55%的市场份额。
截图来源:摩熵医药全国医院销售(全终端)数据库
第十一批国采倒计时!16个热门品种备战
作为临床用药金额领先的品类,抗感染药物一直是国家药品集采的重点领域。目前,已有84个系统用抗感染药品种纳入国采,还16个热门品种(如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已满足过评企业≥7 家的集采条件,涉及130家企业,倍特、齐鲁、正大天晴、扬子江等企业多个品种在列,第十一批集采或进一步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图片来源:摩熵医药过评药品汇总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目前已有34家药企的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过评或视同过评,涉及上海医药罗欣药业济川药业华润医药国药集团倍特药业齐鲁制药等34家企业。此外,还有25家企业的产品提交一致性评价补充申请或以新注册分类报产在审,涉及山东鲁抗医药浙江永宁药业广东金城金素制药海口制药武汉恒泰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