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新闻记者 彭文君
五月的石家庄,迎来了一场医学界的瞩目盛会——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在此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和美、英、德、澳等国的45位顶级糖尿病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糖尿病防治展开深度对话,激荡起行业内的顶级智慧,一时火花无限。
5月16日,第十一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开幕。
大会由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莉莉的报告拉开序幕。她以《我们这十年•始于心,践于行,致以远》为题,对之前的十届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未来展望。
这场本应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举办的高端学术会议,为何连续11年落户石家庄?答案藏在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长达十余年的专科深耕中。
大会现场,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张莉莉作报告。
为什么选择这里?
——专科深度与临床实践的“中国样本”
走进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医务人员正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对一血糖管理指导。这个看似普通的诊区,却是医院实现专科突破的核心战场。
2010年时,市二院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确定了差异化发展之路——以糖尿病防治为核心,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协同发展。
“十年前我们算过一笔账,按照当时成人糖尿病发病率9.7%来算,石家庄及周边地区糖尿病患者近百万,但规范管理率却很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党委书记赵哲回忆。
正是看到这种供需落差,医院开始系统性构建糖尿病防治体系,探索出“六个一”网格化管理模式:组建23个糖尿病关联科室,形成药物治疗、外科治疗、介入治疗、医学营养治疗、医学行为控制、并发症筛查、健康教育、糖尿病康复等多种途径相融合的个体化治疗方式,建立年服务患者17万人次;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我省首个依托市级医疗机构建设的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首家糖尿病基础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成立基因检测实验室、生物样本库,自主研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约20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实现临床、基础医学研究创新双轮驱动;成立糖尿病检查中心,并发症筛查率达62.31%;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数据库,7万余名建档患者长期管理率达89%,胰岛素规范管理率达84.62%,糖尿病控制率提至41.81%。
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糖尿病中心负责人、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Marg McGill教授在大会现场演讲。
这种围绕糖尿病专业的深度发展引起了国际学界注意。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糖尿病中心负责人、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Marg McGill教授在参观后评价:“这里建立了从筛查到管理的完整闭环,将专科深度与人群管理结合得令人惊叹。”
特别令外国专家感兴趣的是医院积累的临床大数据,为糖尿病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
原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兼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现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名誉院长许樟荣教授在大会现场演讲。
而原解放军第306医院副院长兼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现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名誉院长许樟荣教授更直言:“石家庄医生的真诚与好学打动了世界。”作为国际糖尿病足领域的权威专家,许樟荣每月从北京赴石坐诊,其专家工作室已接诊438名患者,带教26场学术讲座。这种“顶尖专家+本地实践”的模式,为大会提供了扎实的学术支点。
为了这场会,他们做了什么?
——从“职工保健所”到糖尿病区域诊疗中心的跃升
回望市二院70年历程,更像一部中国基层医疗的升级史:1952年,毛泽东亲自批示成立的“金贸合职工保健所”仅有十几名医护人员;如今,这里已是拥有1100张床位、年门诊量65万人次的石家庄地区糖尿病区域诊疗中心。
市二院已成为石家庄地区糖尿病区域诊疗中心。
医院以糖尿病为龙头,打造华北规模最大的糖尿病诊疗体系:505张专科床位、300余名医护人员,配备营养餐和治疗操,成立“石家庄市糖友俱乐部”,每年举办“石家庄市降糖之星”评选活动,提升患者的健康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5月16日,在市二院向阳院区的口腔科,记者看到,医生正在机器人辅助下为患者进行精准种植手术。这个看似与糖尿病无关的科室,实则是医院“以糖尿病医院品牌建设为龙头,以口腔医院建设为重点,以优势学科群为支撑”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作为石家庄市口腔医院,市二院以“糖尿病、口腔疾病”相关性研究为中心,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科研团队,建设科研MDT平台,推动多学科合作,并与意大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围绕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整体流行病学、牙周病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等展开联合科学研究。
市二院医生为患者进行口腔检查。
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市二院勇于探索,落实分级诊疗制度,2017年组建石家庄市糖尿病专病医联体,成员单位210家;2019年牵头组建石家庄市首家城市医疗集团——石家庄市新华医疗集团,覆盖新华区全部社区医疗机构,打造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示范样板。积极赋能基层,全面提升区域健康水平,实施健康石家庄行动,有效实现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分级诊疗、上下转诊”,获评“河北省典型城市医疗集团”。
大会之后,石家庄获得了什么?
——从“跟跑”到“输出”的质变
国际糖尿病大会的持续举办,正在产生显著的“学术虹吸效应”。
“能在家门口就拥有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当然不能错过,每年我都会来聆听、学习。”石家庄市新华区宁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赵倩告诉记者,能和许多之前只能在学术期刊上看到的业内“大咖”面对面交流、学习,了解到全球最前沿的技术和观点,受益匪浅,为她在社区的工作提供了很多助力。
而对于市二院青年医生谈力欣来说,医院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则让她收获了更多。她曾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进行过为期三个月的进修,收获了更多新的专业知识,也让她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大会现场,青年医生与专家进行学术沟通交流。
“毋庸置疑,通过石家庄国际糖尿病大会,我们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大学的合作更加密切了。”赵哲介绍,市二院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澳方专家每年受邀参加学术交流,医院每年选派业务骨干赴澳研修,合作的“石家庄地区糖尿病孕产妇及子女追踪研究”项目有序推进;与意大利艾米利亚大学签订学术合作备忘录;与法国尼斯大学牙学院签订学术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际期刊共同发表文章6篇并获奖;与以色列Rambam大学签约合作,共同开展的糖尿病心血管科研项目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课题初审;与意大利帕尔马大学、香港广华医院、香港大学口腔医院等建立了互访渠道;加入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国家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项目”和“中国1型糖尿病联盟”;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伙伴实验室关系……
大会现场。
这种开放姿态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市二院的影响力逐年上涨。单单糖尿病-保肢中心一个科室,就有20%患者来自外省、市。“连黑龙江、江苏的患者都专程赶来。”许樟荣教授感慨。
而这场盛会本身,也已成为国际学术“名片”——289场报告,累计百万余人次参与,有效推动了糖尿病及相关领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全球糖尿病学界、业界了解学术前沿动态的重要途径和平台,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