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像往常一样测血糖时,连续测两次的结果差了1.2mmol/L,不知道该以哪一次的为准,也让她怀疑血糖仪是不是"问题产品"?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医生解析】
榨一杯橙汁静置一会后,会出现上层比下层清亮的分层现象。其实测血糖时也是如此,即便是同一滴血,上层血清和下层血细胞的葡萄糖浓度就像橙汁的不同层次会有所不同。所以第一次测量可能"喝到"的橙汁浓度较高的部分,第二次就可能尝到的是橙汁的"稀释层"。研究显示:两次测量的结果可出现15%的波动。
除了采血上引起测量结果出现差异,血糖仪在两次测量中也会有不同的变化。比如就像手机重启后GPS定位会稍有偏差,血糖仪每次更换试纸相当于重新"开机",内部的微电流需要重新校准,就像刚睡醒的人需要时间调整状态,这种电子元件的细微差异,可能带来约5%的测量波动。
由此可知,用血糖仪测量两次血糖的结果出现差异是正常的,两次结果相差在15%之内是可以接受的,以哪一次测量结果作为监测数据都是可以的,也可以取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终结果。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测出的结果能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吗?
要知道用血糖仪测血糖只是作为日常监测来使用,只需要把检测结果作为参考,了解血糖大致水平即可,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数据。家用血糖仪就像"健康天气预报",重要的是观察整体趋势而非纠结具体数值。
当然,尽可能确保血糖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是必要的,这需要在测量细节上多加注意,几个原则要做到:
1️⃣ "首滴血原则":像品茶师只取初泡茶汤,建议采用第一滴自然流出的血来测量。
2️⃣ "指纹定位法":每次在同一手指固定位置采血,像给手机设置指纹识别区。
3️⃣ "五分钟法则":采血前保持手指自然下垂5分钟,确保针刺后能快速自然出血。
4️⃣ "彩虹管理法":记录血糖值时,用不同颜色标注本次测量时饮食、运动、用药等情况,多了解影响血糖变化的因素,比纠结单次测量数值的高低更有意义。
你明白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人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防病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