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这两年身边多了个新词——"啃老族"。

这背后有两方面原因:实体生意不好做,企业不是裁员就是少招人;另一边每年千万毕业生找工作,加上失业人群扎堆,就业市场挤得跟早高峰地铁似的。不少年轻人刚出校门就失业,只能回家靠爸妈接济。

但今年又冒出个"新型啃老",和传统啃老不一样。这帮年轻人既不找工作,也不开口向父母要钱。

有人觉得只要不违法、不问家里要钱就没事,但专家们却说这种新型啃老更让人头疼,到底咋回事?



.01

新型啃老族

这些年,疫情、贸易战这些事儿把经济折腾得够呛,企业倒闭潮一波接一波,就业市场压力也开始剧增,甚至大环境不理想,导致很多人一离开学校就面临失业危机。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毕业生选择了“延毕——延迟毕业”,继续深造让考研越来越卷。

还有的人干脆直接躺平。家里条件好的回家当"全职儿女";条件差的宁愿省吃俭用也不找工作,这就是新型啃老族。

说白了,他们不是不想啃老,是家里没老可啃。



.02

为啥会出现新型啃老族?

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但不排除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沉迷于网络。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年轻人的价值观念受到了网络的影响,比如二次元、虚拟社交,在年轻群体中十分流行。

这些网络文化对年轻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年轻人逃避现实生活,宣泄自我感情的地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沉溺于网络。

第二,从小过度被“保护”

有专家分析,选择新型啃老族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这些孩子就像温室花朵,从小被保护得太好,遇到点挫折就退缩。

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父母总觉得"还能养得起",放任孩子在家吃了睡、睡了玩手机,结果把孩子养成了"玻璃人"。



.03

“新型啃老”到底有多可怕?

新型啃老族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在过度保护下的长大的,长期这样的生活,也加剧了他们缺乏足够的抗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开始,很多家庭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带来的危害,很多孩子大学毕业不去寻求工作,父母觉得能够养活孩子,对其无限包容,包容他每日在家无所事事,包容他家中过着睡觉、吃饭、耍手机的枯燥生活。

殊不知,这种包容,却将孩子推向了新型啃老族,彻底毁了孩子的一生。

因为扛不起一丝压力,他们于这个社会就毫无价值,长期以往,不说拖累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也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父母们该醒醒了,孩子长大成人还当宝贝护着,不让他们面对现实挑战,这不是爱而是害。

人生有些坎必须自己跨,有些跟头必须自己摔,这才是成长的代价。与其让孩子当一辈子"温室花朵",不如教他们做风雨里也能生长的野草。

于新型啃老族而言,躺平过一辈子,奋斗也是一辈子,但活法天差地别。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努力,只有自己经历,才不枉人世走一遭。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