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有没有出息,不是财富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孩子的行为习惯。

而孩子的行为习惯,又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认知。

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一生,即便是原本很优秀的孩子,如果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不当,也会变得越来越不堪。

真正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让孩子学会并做到以下这三点。



01 不过度溺爱,让孩子学会独立

在某一档综艺节目里,应采儿一家人坐着吃饭。

她吃完饭让儿子洗碗,先是让他把碗筷都收到洗碗池,再洗碗。

她为的就是让儿子学会独立,哪天父母不在家,儿子一个人也能照顾好自己。

应采儿睿智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懂得独立,而且也培养了孩子独立的习惯。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媒体报道,乔丹之子酒驾被抓,这一事件让人唏嘘。

乔丹干什么都顺着儿子,他儿子过惯了富裕的生活。

他没有好好管教儿子,而是一味地放纵儿子。

在过度的溺爱和管教的缺乏之下,乔丹的儿子没能成长为一个优秀而又自律的人,反而是变得荒唐又堕落。

父母溺爱孩子,那不是爱,那是害。

父母让孩子学会独立,既能让孩子为家里分担家务,也能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02 不留负面情绪,让孩子乐观向上

被公司裁员之后,泽远的父亲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找到新的工作。为了养家,他就送起了外卖。

在送外卖的过程中,他经常遇到一些态度恶劣的客人。

即便在外面受多大的委屈,他也不会把负面情绪带回家里,回了家他总是乐呵呵的。

父亲不仅不会把外面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也不会在家里产生新的负面情绪。

有的时候,即便泽远做错了事,父亲也不会大发雷霆,而是耐心地和泽远讲道理,让泽远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在这样温暖而有爱的家庭氛围中,泽远也变成了一个温和有礼乐观向上的人。

结婚之后,泽远也像父亲那样不会把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和妻子琴瑟和谐相敬如宾,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他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和妻子齐心协力地面对困难,从没抱怨过什么。

父母积极的情绪能营造出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养成乐观的性格。但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负面情绪,就会让孩子也变得消极,严重的甚至会抑郁。

生在单亲家庭的嘉树,在学校里一向老实本分。

但是,他父亲总是会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来打击他,比如没有收拾家,没有别的孩子爱干净。

父亲说他连这点事都不懂,白长这么大了。在生活中,父亲只会挑剔他的不是。

他在学校表现不错,获得了老师夸奖和鼓励。

他回到家和父亲分享老师的夸奖,父亲却说他做得还是不够好,话语间总是贬低他。

这让他的内心受到了很大伤害,之后再有什么事也就不再和父亲说了,因为父亲只会带给他负面的情绪。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是一时,而是一生。

生活在积极乐观的家庭里,孩子长大后也会像父母一样积极乐观。

03 不留过高期望,让孩子自在成长

综艺节目《亲爱的小课桌》中,凯凯妈妈对凯凯要求很高。

除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凯凯每天还要写妈妈留的作业。

妈妈布置的作业是一张语文考卷,一张数学考卷,两篇阅读。

如果发现他偷懒了,妈妈就会再加一张考卷,只要错了三道题再加一张考卷。

他做考卷中有打勾勾或打圈圈,妈妈就会再加一张考卷,直到他做得足够仔细为止。

妈妈在节目中说,小时候吃苦了,长大了就会不一样,这决定了别人叫你小凯还是凯总。

他成绩很优秀,但他和同学交往方面比较欠缺,话很少,性格很内向。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他只会呆呆地坐在后面,和同学们格格不入。

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是好的,但让孩子过度努力地学习,只会起反作用。

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习与人交往,多和同学在一起玩耍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

很多父母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规划孩子的人生,却从来不问问孩子的感受。

身为父母,我们不应该过高地要求孩子要达到什么高度,而是应该让孩子按照他的兴趣特长来成长。

一味地让孩子拼命学习,提高成绩,只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我们应该发现并培养孩子的特长,给予孩子更多自由和选择。



父母培养好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

父母积极乐观,家庭和谐,孩子才会积极乐观健康成长。

父母不过高要求而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孩子才能成长为他自己期待的样子。

也许,身为父母的我们有些时候做得不够好,那也没关系。

勇于接受自己的不足,积极改进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愿每个父母都能给孩子积极的榜样,并让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

作者简介:清风,在烟火里谋生,在诗意中寻真。

平台简介:

顾一宸,青年作家,专注于情感治愈和励志分享,写暖床故事,泼酸辣鸡汤。

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我与你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没有回报,拼过才是人生》《写作变现:新媒体爆款高效进阶》等书。

关于文章讲到的观点,你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