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事件为真实事件稍加改编,但并非新闻,情节全来源官方媒体
为了内容通顺,部分对话是根据内容延伸,并非真实记录,请须知。
高考后的暑假,内向的十八岁少年陈宇,受同学赵凯之邀来到他家。
赵凯之母林婉,温柔贤惠,气质优雅,其家温馨和谐,在陈宇心中近乎完美。
然而,一次意外的独处,陈宇误入林婉虚掩的卧室,一部摊开的日记吸引了他的目光。
六月,黏腻的季风带来了充沛的雨水,也带来了高考结束后的空旷与茫然。陈宇,一个刚满十八岁的少年,正游荡在这样一个漫长暑假的边缘。他像这个城市里大多数刚卸下重担的考生一样,每日在无所事事与对未来的模糊憧憬中摇摆。性格略显内向的他,不习惯成为人群的焦点,朋友不多,但都交情匪浅。
这天午后,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刚结束,汗水顺着陈宇的鬓角淌下,浸湿了T恤的领口。他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一个有些意外的名字——赵凯。
赵凯是陈宇的同班同学,性格开朗外向,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成绩也名列前茅。按理说,他和陈宇这种安静的边缘人物交集本不该太多,平日里不过是点头之交,偶尔讨论几句难题。
“喂?”陈宇的声音带着运动后的微喘。
“陈宇!是我,赵凯!”电话那头一如既往地充满了活力,“考完了吧?感觉怎么样?嗨,不管怎么样都过去了!周末有空没?来我家玩啊!”
陈宇有些诧异赵凯会特意邀请自己。“你家?”
“对啊!我爸妈说,想请我的几个好朋友来家里热闹热闹,尝尝我妈的手艺。”赵凯的语气听起来很真诚,“我妈她……最近也挺想和年轻人多说说话的。你也知道,考完试大家都放松了,聚聚挺好的。”
陈宇的心思活动了一下。赵凯的母亲……他有些模糊的印象,似乎在家长会上见过一两次,是个气质不错的女性。他本能地对这种有对方家长在场的聚会感到些许拘谨,但赵凯的热情又让他不忍直接拒绝。而且,高考后的生活确实有些乏善可陈,换个环境,或许能有些新的感受。
“嗯……行啊,什么时候?”陈宇答应了下来。
“太棒了!就这周六,下午三点怎么样?晚饭也一起解决了!”赵凯的声音透着高兴,“地址我待会儿微信发你,不见不散啊!”
挂断电话,陈宇甩了甩额前的湿发。赵凯的邀请让他感到一丝意外的暖意,同时也对这个“同学家的聚会”产生了几分好奇。尤其是赵凯口中那位“想和年轻人多说说话的”母亲,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模糊而温和的影子。
接下来的几天,陈宇的生活依旧平淡。只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会想起周六的约定。他甚至在出门前,对着镜子比划了许久,想找出一件既不显得随意,又不至于过分郑重的衣服。这种微妙的重视,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好笑。
周六如期而至。天气一扫前几日的阴霾,阳光灿烂,惠风和畅。陈宇按照赵凯给的地址,骑着自行车,穿过熟悉的街巷,拐入一片宁静雅致的住宅区。
赵凯的家是一栋带着小巧庭院的两层小楼,在周围的建筑中显得颇有格调。院墙上爬满了青翠的藤蔓,几朵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其间,生机勃勃。陈宇推着车走进院子,赵凯已经满脸笑容地迎了出来。
“陈宇,你来啦!我还担心你找不到呢!”赵凯还是那样阳光,给了陈宇一个热情的拥抱。
“地址很清楚。”陈宇笑了笑,将自行车停在院角。
踏入客厅,一股温馨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宽敞明亮,简约的现代风格家具,搭配着几件颇具匠心的装饰品,显示出主人的不俗品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食物的香气,让人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笑着起身,想必是赵凯的父亲。他热情地招呼陈宇坐下。而厨房的方向,一个身影正忙碌着,隐约能看到柔和的侧影。
“爸,这是陈宇,我同学。”赵凯介绍道,然后又朝着厨房喊了一声,“妈,陈宇来了!”
随着话音,一位女士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一盘刚切好的水果。她身上系着素雅的围裙,但丝毫没有减损她的风采。
这便是赵凯的母亲,林婉。
她的年纪约莫四十出头,但保养得极好,岁月似乎格外优待她,只在她眼角留下了几不可见的笑纹。乌黑的头发在脑后松松地挽了一个髻,几缕碎发垂在脸颊旁,平添了几分温婉。她的五官柔和而耐看,皮肤白皙细腻,眉宇间带着一种书卷气的宁静与通透。她身上有一种沉静如水的气质,目光温和而明亮,让人望之如沐春风。
陈宇在看到她的那一刻,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丝赞叹。他见过许多同龄人的母亲,大多是为家庭操劳的朴实形象,而林婉身上,却有一种独特的、经过岁月沉淀后的优雅与从容,令人心折。
“阿姨好。”陈宇连忙起身,有些拘谨地问好。
“你好,陈宇,欢迎你来家里玩。”林婉微笑着将果盘放在茶几上,声音轻柔悦耳,如同春日里的微风。“赵凯经常提起你,说你学习努力,人也安静踏实。”
陈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偷偷瞥了一眼赵凯,赵凯则回以一个得意的眼神。
“快坐吧,别客气,就当自己家一样。”林婉招呼着,她的笑容和善亲切,瞬间化解了陈宇初来乍到的局促感。
很快,其他几位同学也陆续抵达。客厅里逐渐热闹起来。赵凯的父亲和他们聊着时事与未来的大学生活,林婉则在厨房与客厅间穿梭,不时端出精致的点心和饮品,细致周到地照顾着每一个人。
她不像有些长辈那样过分热情到让人不自在,也不会疏离冷淡。她总能恰到好处地加入年轻人的谈话,分享一些自己的见闻与感悟,既不显得说教,又能引人深思。她谈吐温文尔雅,偶尔还会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引得大家一阵轻松的笑声。
陈宇多数时候还是习惯性地安静聆听,但他的目光,却常常不由自主地被林婉所吸引。他欣赏她的从容得体,欣赏她眉眼间不经意流露出的温柔,更欣赏她身上那种历经世事却依然澄澈如初的气质。只是,偶尔,陈宇会觉得,林婉阿姨在笑容的间隙,眼底似乎会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难以察觉的疲惫。
晚餐更是丰盛。林婉的手艺极好,几道家常菜做得色香味俱全,让几个半大小子赞不绝口。饭桌上,她也会温和地询问陈宇的兴趣爱好,未来的打算,话语间充满了真诚的关心,却又点到即止,不给人丝毫压力。
陈宇渐渐地不再那么拘束,也能自然地回应几句。他发现,和林婉阿姨聊天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她的存在,让这个家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也让他对这个“别人家的母亲”生出由衷的敬佩与好感。
晚饭过后,赵凯提议一起打几局游戏。客厅里,少年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林婉在帮着收拾完碗筷后,微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年轻人好好玩,我今天有点乏了,想上楼去歇一会儿。”
“妈,您早点休息。”赵凯懂事地说道。林婉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然后便转身上了楼。
又玩闹了一阵,陈宇觉得有些口渴,便起身想去厨房倒杯水。他记得厨房就在客厅的另一端。
“陈宇,要喝水?我去给你拿。”赵凯正专注于游戏,头也不抬地说道。
“不用,我自己来,你们玩。”陈宇摆摆手,示意不必麻烦。
他穿过客厅,向着记忆中厨房的方向走去。赵凯家的布局对他而言依旧有些陌生,走廊里的光线比客厅稍暗,几扇相似的房门让他一时有些分不清。他凭着感觉,推开了右手边看起来最像通往厨房区域的一扇门。
然而,门后并非厨房,而是一段通往二楼的楼梯。
陈宇微微一怔,意识到自己走错了。他记得赵凯的卧室在二楼,林婉阿姨刚才也是上了二楼休息。正当他准备退出去时,忽然想起自己也有些内急,刚才饮料喝多了。他记得赵凯说过二楼也有个洗手间。
于是,他抱着询问洗手间位置的想法,踏上了楼梯。楼梯是木质的,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在这安静的夜里显得有些突兀。
二楼的走廊比一楼更为幽静,脚下铺着厚厚的地毯,几乎吸掉了一切声响。两侧是几间房门紧闭的卧室。其中一扇门,似乎是走廊尽头左手边的那间,虚掩着一道缝隙,里面没有灯光透出,显得有些幽暗。
陈宇猜想那可能就是林婉阿姨的房间。他记得林婉阿姨说有些乏了,想必已经睡下。他不敢贸然打扰,便想先去赵凯的房间问问洗手间。可赵凯的房间是哪一间,他也有些记不清了。
他犹豫地在走廊里站定,有些不知所措。就在这时,他注意到那扇虚掩着门的房间——林婉阿姨的房间,门缝似乎比他刚才看到的又开了一些,仿佛是被风吹动过。他下意识地朝那边走了几步,想看看门是否关好,免得打扰到阿姨休息。
走到门前,他正想轻轻将门掩上,却透过那条更宽的门缝,瞥见房间内似乎有些异样。不是人影,而是……梳妆台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散落着。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混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下午林婉阿姨眼底一闪而过的疲惫再次浮现在他脑海。他迟疑了片刻,一种近乎鬼使神差的冲动让他伸出手,非常轻地,将门又推开了一些。
房间里没有开灯,只有窗外朦胧的月光洒进来,勉强能看清一些轮廓。林婉阿姨并不在床上,也不在房间里。陈宇松了口气,想着可能是自己多心了,阿姨或许只是去了别的房间。
他正准备退出去,目光却被梳妆台上摊开的一个硬壳笔记本吸引住了。那笔记本的封皮是素雅的浅蓝色,此刻正翻开着,旁边还放着一支笔。在月光下,能看到上面写满了字迹。
不知为何,陈宇的心跳忽然有些加速。他知道自己不该窥探别人的隐私,但那摊开的日记本,以及林婉阿姨在他心中那温柔却又似乎带着一丝隐忧的形象,像一块磁石般吸引着他。他想,或许只是看一眼,确认阿姨没什么事……
他向前迈了一步,又一步,终于站到了梳妆台前。
月光如水,静静地倾泻在摊开的日记本上,映照出那一行行娟秀而用力的字迹。
陈宇的呼吸几乎停滞了,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蜷曲,心中有个声音在告诫自己立刻离开,但他的双脚却像被钉在了原地。
他只是看了一眼,仅仅一眼,便如雷击一般愣住了。
那不是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离奇古怪的叙述,有的只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平静,平静之下却汹涌着无法言说的苦痛。
每一笔,每一划,都像是在用尽全身力气,刻在纸上,也刻在了陈宇的心上。
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越看心越沉,越看手越抖。
那些文字并没有直接哭诉什么,却比任何声嘶力竭的呐喊都更让人感到窒息。
陈宇不敢相信,那个温柔的林婉阿姨,竟然藏了这么多苦。
正当他沉浸在震惊之中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咳嗽。
那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惊雷在陈宇耳边炸开。
他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惊恐地转身——只见林婉正站在卧室门口,身上穿着睡袍,头发有些散乱。
她的眼神复杂难言,有震惊,有愤怒,有羞窘,更有一丝被彻底洞穿后的脆弱与绝望,直直地看着他,以及他手中那本摊开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