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元元跟我吐槽:刚听说了一个词“假性带娃”,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累了?

我咦了一句:你家婆婆不是帮你带吗?

什么是假性带娃

元元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是可以说出几个场景:

孩子困了——你哄娃睡吧,你也睡会;

孩子哭了——娃是不是饿了,该喝奶了;

孩子拉了——拉的还不少,你给娃洗洗换换;

孩子热了——你给娃换个薄点的衣服;

孩子刚要睡着——来让奶奶抱会儿;

孩子哭闹哄不住——也不知道像谁,脾气真怪……



元元婆婆说:专门来给儿媳妇带孩子的;

元元老公说:他妈来帮我带孩子,不容易。

元元:无话可说,只感觉身体累、心累,无比地累。

“假性带娃”是指:

老人名义上帮忙带娃,但只负责“看着娃”,其他的一概不管。

大部分妈妈带娃,是要求质量的,要吃喝、要营养、要陪玩、要启蒙……花得心思更多,很费脑。

而奶奶就不一样了,绝大部分帮忙带娃的老人,都是只要看住孩子不磕不碰、不闹腾就行,孩子傻玩就可以,甚至还给孩子玩手机。

妈妈带娃和奶奶带娃的工作量,就不是一个量级了。

为什么奶奶带娃轻松,妈妈带娃却天天崩溃?我想,这应该就是原因之一。



老人带娃的本质,是在养宠物

我闺女小时候生病了,奶奶还要给她吃上火甜腻的东西,为啥会这样呢?

我后来一想,去医院不用她带去,孩子不舒服晚上闹一晚上,也不用她熬,所以她有什么损失呢?

因为不需要为孩子负责,一代人管一代人,老人根本不会考虑小孩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只管小孩不反感她们就行。

老人带娃的本质,是在养宠物,只是好多老人不愿承认。

爱孩子是真的,但是为啥会无底线的溺爱?因为不需要他们兜底,有事儿就是父母的责任,不用找他们。

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不会毫无底线的去纵容孩子。

我发现,有些老人对孙辈有一种“宠物思维”,甚至对子女也是,稍有反抗,就说你不知感恩,白眼狼,还不如养个狗。



除了父母,其他人是不需要为孩子的未来兜底的,所以其他人愿意惯着孩子,以换取所谓的亲情。

只有父母,宁愿得罪孩子,也要纠正孩子的错误。

惯着孩子,其实就是不够家他,因为顺着孩子比讲道理更轻松。

管教孩子就是一个不愉快的过程,重复的不厌其烦,一遍遍地纠正和说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哭闹。

而有些老人惯孩子,纯粹是懒,不想管,不想教育。但凡为了孩子的成长考虑,就不会一味地溺爱孩子。

我叫孩子睡觉,老人会拿出手机刷短视频给孩子看;

我叫孩子写作业,老人说不用写,先去玩……



其实他们以前对我老公可严格了,学校不好,还想办法换到最好的去读。

为啥这样干,不就是孙辈不需要老人托底吗,至于孩子以后咋样,其实都不关他们的事。

从另一角度来看,老人溺爱孩子,也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父母鸡娃,对孩子往往严格要求,因为孩子的未来和父母是息息相关的。

孩子长大后出息了,是父母会教育;而孩子长大后踏入社会底层,必然会啃老。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直接关乎到父母的的名誉和晚年生活质量。

而孙辈嘛,和老人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溺爱孙辈,无非是多买点玩具、零食,孩子开心了,自然和老人亲近,都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

要是老人对孙辈很严格,哪个孙子愿意和老人亲近呢?



这也给咱们父母敲了上警钟,带娃这件事上,不能过分依赖老人。

老人只是在生活中帮忙,自己孩子的未来,还是需要父母来把控方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