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南京东路街道新昌城小区居民沈国伟行程满满。早上九点不到,他来到“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参加了第6选区组织的2025年上半年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在上半场活动中,他和居民代表们先是围绕“十五五”规划相关内容,向代表们吐露心声。到了10:00,活动下半场开启,十位医疗专家面对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义诊、健康咨询服务,沈国伟就自己遇到的健康问题,向专家进行了咨询。
先是人大代表们倾听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紧接着医疗专家细致耐心地为自己的健康“把脉”,让沈国伟感受到与人大代表之间前所未有的“心贴心”,他高兴地说:“这样的代表进社区活动特别好,多多益善。”
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今年市、区两级人大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专题调研,认真听取最广泛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为规划更好体现发展所需、民心所盼贡献代表力量。为此,2025年上半年的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通过组织区人大代表在5月15日联系活动;组织市人大代表6月16日深入各自联系的选区,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十五五”期间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意见建议。
“未来五年,您认为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应重点强化哪些方面?”“在完善为老服务及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您认为应强化哪些方面?”……
在筹备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时,街道人大工委和各选区就将“十五五”规划编制中涉及民生领域相关问题的参考提纲事先发送给了代表和居民群众,做好充分准备,使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加务实、有效。
在各选区座谈会上,居民代表踊跃发言,与市、区两级人大代表面对面讨论研究意见建议。
社区居民朱伯伯提出:“医疗咨询AI辅助APP和小程序都很好,但是很多老年朋友不会用、不敢用,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对老年人AI技术普及。”
沈国伟则反映:“老年人对陪诊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市场化的陪诊服务费用太高,全部由政府出资不合理,建议依据居民年龄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实施补贴政策,以提高普及度。”
咖啡店主理人黄女士提出:“建议加大晚托班扶持力度,进一步缓解双职工家庭的育儿压力,以更友好的生育环境,增强家庭生育意愿,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各选区还邀请了社区法律顾问、南步街区综合网格、沿街商户代表、物业公司共同与人大代表、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
市、区人大代表对部分意见建议予以了回应,并表示将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居民群众一起深入调研,帮助政府找准发展裉结,助推高质量发展,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五五”规划编制中。
资源下沉 “家门口”破民生关键题
南京东路街道人大工委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赋能平台的工作要求,结合区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充分发挥代表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依托人大实践站“民意直通车”功能,精准匹配基层需求,携手中国民族医药协会分级诊疗与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医疗专家团和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第三党支部,走进“苏河之眸”零距离家园,将沪上优质医疗资源送至百姓“家门口”,通过为社区居民开展义诊、健康咨询活动,让集中联系社区活动更有温度,将人大实践站变成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来自华山医院、同济医院、长征医院、华东医院、曙光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骨科、脾胃科、胸外科、心内科等科室的医疗专家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咨询,解读体检报告。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本次义诊分成两个区域进行,暖心度拉满。在一楼的主会场,医疗专家面前的桌子上放有医生信息卡,写有专家所属的医院、科室等信息,居民们带着检查报告、就医记录本而来,能够一目了然找到想要咨询的科室或者专家。
临近午饭时间,前来问诊的市民络绎不绝。“医生,我最近在锻炼身体,但是稍微动一动,就觉得喘不过来气,需不需要到医院检查一下?”“运动的时候,心率加快是正常现象,如果您平时运动较少,建议您从易到难,让身体和心脏都有一个循序渐进适应的过程。不要一开始就做很激烈的运动,让自己的心脏吃不消。”
医疗专家们还前往位于三楼和四楼的社区长者照护之家分会场,为这里的老人们开展多学科疑难疾病问诊。今年86岁的梁玉亭爷叔为医疗专家们跷起大拇指:“我的问题已经解答了,非常满意!”
为此次义诊活动配送服务的人大代表钟彦表示:“作为人大代表,要立足本职、发挥专长,主动对接群众需求,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提供贴心优质的诊疗服务,让一点一滴的‘小实事’汇聚成可观可感的‘大民生’。”
记者 / 宋梅
编辑 / 孙冲
图片 / 宋梅 丁宇 南京东路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