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
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出《百姓健康》栏目
我们邀请辖区内各大医院的专家
为大家解读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期邀请到的是
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
心病科副主任 沈瑞丽
来聊一聊双心疾病
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
心病科副主任 沈瑞丽
双心疾病是现代社会的“隐形杀手”,它不仅涉及心脏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而这两者相互影响,息息相关。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双心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应该如何应对。
一、什么是双心疾病?
“双心”指的是心脏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心脏健康和心理状态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特别是抑郁症、焦虑症等,往往会增加身体的炎症水平,导致激素(如儿茶酚胺)紊乱,这些变化会加速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甚至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另一方面,心脏病患者常常因为病情的反复、长期服药等原因,心理压力增大,这可能会引发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障碍,进一步加重心脏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全球研究表明,大约15%-20%的心脏病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而焦虑症的发生率甚至更高达到30%-40%。在中国,每年新发的冠心病患者中,约有17%-27%伴有中度至重度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的比例更高超过40%。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双心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已经成为公共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双心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哪些?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双心疾病?
双心疾病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会表现出一些相似的特征。首先,最典型的症状是胸痛、气短、头晕、记忆力下降等。尤其是胸痛或胸闷,很多患者会发觉它与自己的情绪、压力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某些人会发现,自己在情绪低落、焦虑或压力较大的时候,胸闷胸痛的症状更加明显,但去医院检查做了冠脉CT,甚至反复做冠脉造影,却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心脏问题。其次,失眠也是双心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往往很难安稳入睡,导致白天精神不振。再者,情绪问题如焦虑、易怒、多虑等,也是常见的伴随症状。
现代医学界对双心疾病越来越重视。心内科的医生通常会通过“三问法”来筛查患者是否有心理问题。三个问题包括:
1、是否有严重的睡眠问题,已经影响到白天的精神状态,甚至需要用药?
2、是否经常感到心烦不安,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
3、是否有身体不适,虽然多次检查却没有明确的器质性原因?
3个问题中如果有2个回答“是”,符合精神障碍的可能性80%左右,医生会请患者做一些心理量表以进一步进行心理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心理科的干预。
三、双心疾病通常有哪些治疗方法?
双心疾病的治疗方法通常分为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如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改善情绪,但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考虑到一些药物可能对心脏健康产生副作用。因此,患者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合理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情绪管理都非常关键。例如,饮食方面,推荐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注重“三多三少”原则:多优质蛋白、多钙、多膳食纤维,少油、少盐、少糖。同时,合理饮食还包括一些抗焦虑、抗抑郁的食物,如深海鱼、香蕉、黑巧克力等,它们不仅能保护心血管健康,还能改善情绪。
在运动方面,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和游泳,可以有效增强心肺功能,释放内啡肽,从而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此外,中医学在双心疾病中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关注。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表明心脏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器官,它还与我们的情绪、精神状态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情志的变化,尤其是喜、怒、忧、思、悲、恐等情绪,都能影响心神,进而影响身体健康。例如,长期焦虑可能损伤肝气,导致肝郁化火,进而影响心脏健康,出现心悸和失眠等症状。
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常见方剂包括柴胡剂、百合剂等,这些方剂可以通过调节气血、疏肝解郁,帮助缓解心理负担,改善心脏健康。同时,中医的导引吐纳等传统功法也能有效地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四、双心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有哪些?
预防和治疗双心疾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积极干预。
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规律的作息。
其次,在治疗时,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同样重要,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体化治疗。
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过度焦虑,要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学会适当的情绪管理,预防和控制双心疾病的发生。
最后也想提醒大家,如果有任何的健康问题,一定要向专业的医生咨询,采取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希望大家都可以拥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文字 |鲁丹凤
视频|宋霄霄 尹亦然 龚亦乐 赵春晖
编辑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