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未来之地:超级智能时代人类的目的和意义》

作者:[英]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著 黄菲飞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5年4月

内容简介

在技术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当机器人能够顺畅地处理大部分工作时,是否会导致人类大量失业?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人们该如何获得收入,是否会因此感到人生毫无意义,丧失获得快乐的能力?

假设人类安全地开发出了超级智能,对它进行了良好的管理,并很好地利用了这项技术所能释放的巨大经济潜力和神奇的变革力量。在这个世界中,人工智能可以做我们能做的一切,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更快,成本更低。那么,人类还能扮演什么角色呢?

这本书前瞻性地探索了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之地”,并预测了超级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它探讨的是一个后技术时代的新问题:一旦到达梦想中的技术之巅,人类要如何培养意义和目的?如果不再需要工作,我们将如何生活?

作者在书中部分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创造性地虚构了一个为期一周的哲学系列讲座的场景,由博斯特罗姆教授本人主讲。此外,作者还构建了一个动物世界寻找乌托邦的寓言场景,以此映射人类世界,新颖有趣,有助于读者快速进入作者的哲学场域。

编辑推荐

1. 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作者的未来学力作,在DeepSeek背景下寻找人类意义。

随着DeepSeek等与AI大模型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在AI逐渐具备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人类的主体性和角色。《未来之地》正是一本直面这一问题的权威力作。

2. 前瞻性地探索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之地”,预测深度乌托邦与人类的未来。

话题纵深度强,既有科技商业类话题,如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超级智能如何颠覆各个行业,影响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又有哲学社科类话题,如闲暇社会如何解决“无聊”的问题,我们如何应对超级智能时代的“存在之轻”。

3. 奇特的著作结构,写作手法新颖、有趣,令人耳目一新,徜徉在书中弥漫的趣味和机智中。

作者部分采用了对话体的形式,创造性地虚构了一个为期一周的哲学系列讲座场景,由博斯特罗姆教授本人主讲。此外,作者还构建了一个动物世界寻找乌托邦的寓言场景,以此映射人类世界。

目录

前 言 //VII

第一章 星期一

温泉延期 //003

为富足而争辩 //005

香肠之墙 //007

凯恩斯的预测 //009

新需求和精致奢侈品 //011

社会项目 //013

更多的欲望 //015

完美或不完美的自动化 //018

简单的三要素模型 //022

马尔萨斯均衡的悖论 //025

不同时间尺度上的起伏 //028

追求卓越 //030

不均衡 //032

规模经济 //036

时间用完了 //040

去泡温泉 //040

狐狸费奥多尔的来信 //041

结语 //050

第二章 星期二

延期的葬礼 //055

复述 //055

宇宙馈赠的界限 //059

技术成熟 //064

协调问题 //067

审慎障碍 //070

价值轮廓 //072

形而上学的限制 //082

自动化的极限 //084

不可能的输入 //094

狐狸费奥多尔的来信 //095

第三章 星期三

全面失业 //107

打架、偷窃、暴饮暴食、酗酒、睡懒觉 //108

闲暇模板 //112

闲暇文化 //116

院长的公告 //122

野性之眼? //123

重新审视“目的问题” //127

案例研究 1:购物 //129

案例研究 2:锻炼 //132

案例研究 3:学习 //133

案例研究 4:育儿 //137

从浅层冗余到深层冗余 //143

进步的悖论 //145

五环防御 //146

标志和迹象 //157

梦的装饰 //159

虚构人物 //164

狐狸费奥多尔的来信 //178

第四章 星期四

间隙可能性 //187

可塑性 //188

自我变革能力 //189

主体复杂性与运气 //189

希望的轨迹 //190

分类学 //192

冗余问题 //195

生活在完美世界中会不会很无聊? //197

主观感受与客观条件 //198

从不感到无聊? //199

情感假肢 //201

篡改人性 //203

适当反应的观点 //205

莎士比亚有多有趣? //208

第 162 329 根桌腿 //210

美学中微子? //211

沉思黄色鸭子喙 //216

观察者的复杂性 //216

我们渴望有趣性的根源 //219

内在化 //222

批判性游戏精神 //227

尺度练习 //228

有趣性:内含与贡献 //230

小人物,大世界 //234

地方主义 //238

时间与成长 //239

后人类空间 //242

3种原因论假说的含义 //243

学习与探索假说的含义 //246

精神万花筒 //252

风景路线? //254

身份、生存、转变、折现 //256

时间套装 //265

先驱 //269

教授插曲 //271

作业和任务分配 //271

狐狸费奥多尔的来信 //272

第五章 星期五

事后分析 //283

纯粹的快乐 //283

关于愚人和乐园 //285

异类的存在 //285

极端地方主义 //286

参观领航员的小屋 //292

一些形而上哲学的看法 //294

成就感 //295

丰富性 //303

目的 //307

第六章 星期六

到达 //381

开场白 //383

评论与深思 //383

概念大杂烩 //385

撒迪厄斯·梅茨的理论 //385

梅茨的理论对乌托邦意义的影响 //388

躺平 //402

角色 //404

定位 //406

迷人之处 //409

座右铭 //412

动力 //413

推测性的幕后故事 //414

超验目的涵盖下的意义 //416

与一些观察示例一致 //419

意义危机 //420

关于尼采的一点儿说明 //422

西西弗斯的变体 //424

主观性与客观性谱系 //430

意义的发现与分享 //437

意义可能性的类别 //441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444

退场 //445

墓地 //447

狂欢节 //457

诗歌朗诵擂台赛 //459

夏天的气息 //461

注 释 //463

作者简介


[英]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

知名哲学家、超人类主义者和未来学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FHI)创始人,宏观战略研究计划创始人、首席研究员。其学术背景包括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以及哲学。

曾获得尤金·甘农奖(该奖项的获得者每年只有一名,来自哲学、数学、艺术和其他领域)。两次入选《外交政策》杂志“全球百大思想家”名单,并被列入《展望》杂志世界思想家名单。

其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代表作《超级智能》曾被微软的比尔·盖茨、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和OpenAI的山姆·奥尔特曼等推荐。


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 ◆ ◆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