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 为进一步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质效,肥城市委编办综合运用“棋局”思维,从做好事前预防、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结果运用三个方面,不断提高机构编制监督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一、“布局”思维,下好事前预防先手棋。做好事前预防,有效预防机构编制风险。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编委《关于加强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预防教育的指导意见》工作分工方案。以清单的形式细化和明晰单位任务分工,建立预防教育工作机制,切实强化各部门单位的主体责任。二是常态化推行机构编制“告知提醒”制度。利用机构改革、主要领导干部职务调整、机构编制事项调整等重要时间节点,分期分批对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告知提醒”。将触角直接延伸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强化其机构编制纪律规矩意识,促进部门单位树牢机构编制“红线”意识。

二、“变局”思维,打破传统监管常规 。创新监督方式,开辟高效监管新路径。一是开展“健康体检”。全面梳理部门机构设置、编制核定、职数配备、人员变化等方面数据,结合日常掌握的情况,分析部门机构编制运行情况以及潜在问题,形成机构编制“体检报告”,明确监管方向,突出监管重点,为监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数字赋能。依托山东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对系统数据开展常态化随机抽查。针对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重点和高频风险点,加强动态监测和校验。通过实时数据更新和比对,对各单位实施全流程、全时段数据分析,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处理有力有效。

三、“破局”思维,实现结果运用最优解。推动结果运用,实现监督检查效用最大化。一是建立工作台账。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按照“一事一账”原则建立分类问题整改台账,将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对账,逐项销号整改,形成精准管理、动态调整、监督有力的机构编制问题整改机制,对整改不到位的部门单位,适当收紧编制资源投放力度,实现监督管理效用最大化。二是强化“结果推送”。将监管结果主动推送给纪委、巡查、司法、组织等部门,作为开展纪律督查、巡视巡查、干部选任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扩大结果使用范围,有效提升机构编制监督管理效能。

闪电新闻记者 程志 泰安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