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峨的天山脚下,有这样一位医者,她带着对医学的热爱与对边疆人民的深情,不远万里从山东泰安来到新疆岳普湖县,用精湛的中医妇科诊疗技术,为当地妇女同胞的健康撑起了一片蓝天。她,就是泰安市中心医院中医妇科主治医师、泰安医疗援疆人才李迎晓。自 2024 年3月踏上援疆之路以来,她始终牢记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 的援疆三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专业为本,填补空白惠民生
初到岳普湖县中医院妇科,李迎晓便面临着诸多挑战。这里的妇科病房是综合病房,收治妇科、计划生育科等相关病人,且多数患者就诊延迟,病情较重,更有不少来自下属县、乡卫生院的危重症患者。同时,科室还存在医疗设备匮乏、场地硬件设施受限、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她退缩,她迅速根据现有条件,积极开展妇科常见病诊疗工作。
为提高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李迎晓引入了一系列新技术。她提高了妇科海夫治疗宫颈 HPV 病毒感染的疗效,让更多女性摆脱了病毒的困扰;采用盆底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为众多受此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福音;还逐步开展了针灸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妇科不孕症、痛经、更年期综合症等新技术,填补了医院在这些领域的专业技术空白。
还记得那位子宫肌瘤病史多年、常年怕冷出冷汗、下肢冰冷的患者,走遍多家医院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李迎晓运用中医理论知识为其开具方剂,经过诊治,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对她感激不已。援疆以来,李迎晓参与科室诊疗服务人数近四百人,她用专业和耐心,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传承帮带,打造本土医疗精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迎晓深知,援疆不仅是要为当地患者治病,更重要的是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专业医疗队伍。针对科室人员专业技术基础薄弱、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的情况,她充分发挥 “传帮带” 的援疆传统,按照青蓝工程工作安排,采取一对一 “师徒结对” 带教模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传授给同事们。
每周的专业知识小讲座、对疑难病例的及时解答,都是她提升科室人员业务能力的重要方式。一年多来,她对学生进行新技术指导近二百次,手把手地教大家实际操作,并规范各项操作技术流程。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所带学生已能独立完成相关妇科技术,并在指导下独立完成门诊手术操作。如今,科室整体诊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从 “输血” 到 “造血” 的转变,为岳普湖县人民的健康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 年 8 月,李迎晓分别被县中医院和医共体医院评选为 “优秀援疆导师” 称号,这是对她传承帮带工作的高度认可。
义诊惠民,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在完成日常繁重工作的同时,李迎晓始终心系当地群众,积极参与下乡义诊活动。无论严寒酷暑,还是漫天风沙,只要有义诊,她从不缺席。她常说:“能到家门口为当地患者服务,解决部分危重患者及老年人出门难看病难的问题,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用我们掌握的专业知识解决患者病痛,我感到很自豪。在义诊现场,她认真为妇科疾病患者进行诊治,提供专业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内地先进的医疗诊治技术。这不仅解决了患者的病痛,还提高了援疆医疗队的品牌知名度,树立了泰安援疆医疗人员的良好形象,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健康福祉,受到了岳普湖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援疆道路上,李迎晓用专业、传承和爱心,书写着医者的担当与情怀。在接下来的援疆工作中,她将继续践行医者使命,默默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为提高岳普湖县中医院中医妇科技术水平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用实际行动继续回答援疆三问,让中医之花在天山脚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