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融媒体中心


又是一年麦收忙

麦浪滚滚满地黄

在雄州大地

联合收割机忙碌的身影

勾画出一幅喜人的丰收景象


5月15日,微风不燥,天气正好。在三星镇水泉村,一块块麦田犹如铺上了金色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麦穗的芬芳。麦田里,三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一垄垄成熟的小麦被卷进机器,源源不断收进“粮仓”。

看着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的小麦迎来丰收,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喜悦。水泉村党总支书记杨伟更是喜上眉梢,他告诉记者由于风调雨顺,今年小麦产量应该有更大的突破,村集体收入更丰了。

三星镇水泉村党总支书记杨伟:

我村自2021年开始,结合“三星镇十万亩粮油片区”定位,探索土地流转模式。2023年建立300亩示范园区,2024-2025年形成1300余亩规模化经营。本年度小春种植季,村集体自主经营小麦1250亩,依靠机械化作业,精量播种,精确施肥等科学农技,实现亩均节本增效150元。小麦正在进行收割,预计亩产320公斤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麦从麦田收获后已被粮商收购。麦田将根据本地块情况下一茬种上玉米、大豆、水稻,孕育新的希望。


“望天种田望天收、干一年盼一年、年年种田不存钱”,这是水泉村多年“望天种田”的真实写照。为改变现状,按照“规划先行、科学统筹、讲究时序、突出重点”的原则,2024年通过采用“小改大、陡改平”,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和道路基础设施等方式建设,并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1800亩。种植条件的改善,让村集体经济组织看到了种田的希望,于是有了如今1250亩麦田收获的“丰”景。2024年,该村村集体组织收入超70万元。


仓廪实,天下安。水泉村的千亩小麦收获只是简阳市大力推动粮食安全生产,端牢“中国饭碗”的生动缩影。简阳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提高产量、延链增收”的思路,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

2024年,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6万亩,创建小麦(650亩)、油菜(108亩)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基地,稳定耕地增加1.06万亩,全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40万吨。

2025年,简阳正坚决扛起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压舱石的使命责任,深入实施粮食稳产提质行动,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同时发力,持续推进“吨粮田”“千斤粮、万元钱”高产高效示范创建,加快推进“2+8”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7.51万亩,粮食产量在40万吨以上。

目前,全市4万多亩小麦正在陆续收割,持续书写着“粮安民富”的新篇章。


记者 | 曹礼芹 卓元

编辑 | 叶雨舟

责编 | 曹礼芹

审核 | 段晓燕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涉及版权、新闻线索等事宜请联系028—27222000


喜欢就鼓励小阳一个点赞↓+在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