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干旱,当前河南小麦长势如何?如何做好后期管理呢?记者专访了小麦专家”郭天财。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郭天财:从我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凡是(补)浇过1遍以上的这个麦田,就是小麦生长基本正常,与常年基本持平。(补)浇 2 (遍)到 3 (遍)水的这个麦田,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加上晴天多、光照好,长势要好于常年;没有水浇条件的丘陵旱地,长势明显偏差,可能对今年产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业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麦已进入籽粒形成关键期,每 1000 粒小麦每天可灌浆 1.5—2克,管理得当的地块日增产能达到70—80斤。河南小麦已进入产量形成的 “黄金期”,还需要过哪些 “关卡”来确保稳产增产呢。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郭天财:第一个是干热风关,第二个需要预防的话就是大风倒伏,第三个还是病虫害,今年尽管小麦病虫害发生总体较轻,但是由于干旱,白粉病发生还是偏重的。第四个还要预防雨后青枯,最容易造成早衰枯死。最后一个的话,还要预防烂场雨,大面积籽粒发芽、霉变。
受干旱影响,专家预计今年小麦成熟收获期会稍微提前,如何确保颗粒归仓?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郭天财:提醒农民朋友,还是要一个关口一个关口地抓,做到麦子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希望这个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机部门,特别是一些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做好这个抢收的机械准备,争取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这个颗粒归仓、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