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齐泽)日前,扶风县法门镇“红色农机联盟”跨区作业出征仪式在创欣农机合作社举行,50余台农机整齐列阵,即将奔赴河南开展作业。作为全镇党建联建示范点的重要实践,此次出征标志着“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协同模式从本地服务向跨区域协作升级,以“红色引擎”驱动农业机械化服务提质增效,为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政企联动整合资源,搭建跨区服务“大平台”
针对传统农机服务分散化、效率低的问题,法门镇党委以党建为纽带,统筹全镇1500余套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设备,组建“红色农机联盟”,在创欣农机合作社建立党建联建示范点,构建“承包作业+跨区作业”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党支部统筹、合作社运作、农户参与”的政企合作模式,联盟实现了农机资源的高效整合与精准调配。此次赴豫作业前,“红色农机联盟”对接河南多地农业需求,签订夏收服务订单,推动本地农机资源与外地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形成“资源在整合、服务走出去”的发展格局。
规范机制强化保障,打造惠民利农“硬支撑”
为确保跨区作业规范高效,联盟推行“统一调度、统一标准”管理机制,针对设备缺口,联盟全面摸排盘活全镇闲置农机,通过“共享租赁”模式为返乡机手提供低息设备支持,并组建由党员技术骨干牵头的应急维修队,随队配备备用配件,实现作业全程技术保障“不掉线”。标准化、菜单化的服务模式,既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又提升了农机使用效率,为跨区作业筑牢制度支撑。
双向发力提升效益,绘就产业振兴“新图景”
此次跨区作业不仅是服务输出的“攻坚战”,更是经济效益的“增收仗”。据测算,赴豫作业的50台农机可吸纳80余名机手就业,单台设备月均增收1.5万元,实现“农机增效”与“农民增收”双促进。长远来看,法门镇正依托“红色农机联盟”探索“本地服务保生产、跨区作业拓市场”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激活农机资源效能,既保障本地粮食安全,又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推动“小农户”与“大市场”高效衔接。
下一步,法门镇将以“红色农机联盟”为支点,把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让党旗在农业生产一线高高飘扬。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