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信息转自:湖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
看!鸣凤镇双利村的插秧方式不一样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杨晓燕)5月15日清晨,在鸣凤镇双利村的田野间,村民们正以最传统的方式迎接夏种时节。在这里,延续多年的“换工搭伙”农耕互助模式,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天刚蒙蒙亮,村民王大爹家的水田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赶来帮忙的邻居们分工有序,稻苗田里,经验丰富的老人弯腰俯身,指尖翻飞间将嫩绿的秧苗连根拔起,捆扎成束;田埂上,青壮年挑起扁担健壮如飞,将一捆捆秧苗稳稳运往待插秧的水田;水田中,插秧的村民们呈一字排开,弓背屈膝,双手熟练地将秧苗插入泥中,动作一气呵成。劳作间隙,大家唠着家常,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我家这2亩地,靠我们两口得忙活好几天。现在大家搭把手,一天就能完工嘞!”王大爹笑着说。
这种“换工搭伙”的互助模式在双利村已延续多年,每当农忙时节,村民们都会自发组织起来,相互支援。78岁的郭老回忆,早年物资匮乏、劳动力短缺,全靠互助完成插秧、收割等繁重农活。如今,尽管机械化种植逐渐普及,但这份“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的情谊从未褪色。年轻一代接过接力棒,在延续传统中注入新活力。有人用手机记录劳作场景,有人分享种植新经验,让古老的农耕文化焕发时代生机。
据悉,今年插秧季,双利村共有50余户村民参与“换工搭伙”,预计互助耕种面积将超过100亩。在这片承载着岁月记忆的水田里,一株株秧苗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见证着双利村村民守望相助的温暖情谊。当传统农耕与现代文明在此相遇,流淌的不仅是田间的活水,更是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
排版/审核:杜坤
临沮论坛法律顾问:湖北沮城律师事务所 杨先波律师
法律咨询电话:13872676751(微信同号)
本文完
郑重声明
我们注明为网友发布的曝光内容,都是出自于赤脚网(www.chijio.com)。都是网友实名认证后自行在官网发表的,我们只协助转发,从不帮人发布曝光内容,也从不转发未认证用户发布的内容。如需发布曝光内容,请自行在赤脚网官网按要求注册账号、完成认证,再自行发表。
注:在赤脚网官网注册、认证、发帖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更多功能点击对话框菜单直接进入。
3、
4、
5、
6、
特别提醒:底端广告由腾讯系统自动投放,与本微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