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是水稻插秧的黄金时节,连日来,白城市洮北区抢抓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全面开启水稻插秧作业。在机械化插秧、无人机运苗、侧深施肥等一系列科技举措的加持下,洮北区水稻生产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金祥乡平顶村东侧的稻田里,种植户姜宁操控着高速插秧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所经之处,嫩绿的稻苗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一行行整齐排列,昂首挺立于水田中。“我这130亩地,3天就能完成插秧,插秧的均匀度和深浅度非常精准。”姜宁说。
不远处,一场特别的“空中作业”正在进行。一架无人机稳稳悬停在育苗盘上方,机械爪抓起40公斤重的秧苗运输袋后迅速升空,向百米外的水田疾驰而去。“我家种了6垧地,往年人工运苗需要七八个人,四五天才能运完。如今一人一机,两天就能运完。”种植户孙玉峰望着不断往返的无人机,眼中满是欣喜。
针对今年春季气温偏低的实际情况,洮北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屯,全程跟踪指导农户及合作社的水稻春耕生产,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在德顺蒙古族乡全宝村水稻种植户钟建航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技人员正在指导他做好插秧后的田间管护工作。“如果遇到晚上温度低于12摄氏度以及大风天气,要加深水层,进行深水护苗,水层要达到苗高的三分之二,通过水层减少低温冷害对稻苗的影响。温度升高之后要适当降低水层,增加地温,让水稻苗快速分蘖。”洮北区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吴俊龙说。
看着眼前壮实的秧苗,钟建航介绍,今年水稻育苗先期温度低,为避免对水稻出苗和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农技人员指导他降低床面湿度,让稻苗快速出齐,之后又指导他追施肥料,喷施生根粉,效果非常好。
据了解,今年洮北区水稻种植面积96万亩,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插秧作业。全区出动拖拉机、搅浆机和插秧机等机械设备3000余台套,无人机700余架,有效加快了插秧进度。预计在5月末可完成全部插秧工作。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张磊 尹雪 通讯员 王月彪 邢连发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