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如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如何避免“随意查”“重复查”“放水查”?日前,重庆市以数字技术破题,率先推出“两码互核”工作机制,依托“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平台,实现执法任务全透明、检查行为全记录、企业权益全保障。这一创新举措,既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破题之笔。
4月30日上午,重庆市高新区综合执法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对辖区一家规上企业开展“综合查一次”。执法人员用移动终端扫描企业营业执照上的“企业码”,企业负责人则扫描执法人员出示的“执法码”。短短几秒,“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平台即完成信息互核:执法人员可查看企业信用等级、历史执法记录,企业则可获知检查内容、执法人员身份及检查标准。检查全程轨迹自动记录,结束后企业还可通过“执法码”对执法行为进行评价或投诉。
“过去担心检查随意、标准不清,现在扫完码,检查内容、人员身份一目了然,心里更踏实了。”重庆郭氏洪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以德对此深有感触。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杨雪介绍:“‘两码互核’让执法人员不敢‘任性查’,企业评价倒逼执法更规范。”
“两码互核”的背后,是重庆市对涉企行政执法改革的系统布局。重庆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数字化平台,全市涉企检查任务统一纳入年度计划,执法部门生成“执法码”后方可入企检查。以高新区为例,200家规上企业中,系统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A级5家、B级183家、C级12家)智能分配检查频次,避免“一刀切”式监管。通过“综合查一次”模式,多部门联合检查替代以往多头重复检查,既减轻企业负担,又提升执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