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政执法遇见青春创意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答案来了!

庄行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联名款:不是潮玩,不是球鞋

是全市首个高校城管执法工作室!

“城”心“澄”意工作室正式官宣


5月7日下午,以“‘城’心引航,‘澄’意润校”为主题的“城”心“澄”意高校城管执法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举行。市城管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彭燕玲,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校长张峥嵘,市城管执法局执法规划处处长郭军武,奉贤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党委书记蒋仁军,区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陆仁忠,庄行镇党委书记陶清,以及区城管执法局党政班子、庄行镇相关领导、区城管执法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各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上海城建学院师生代表等出席仪式,共同见证这一校城联动里程碑。

领导致辞


彭燕玲强调此次合作是深化政校协同、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创新实践。一要党建引领,探索治理新模式。依托“多格合一”机制,整合高校智库资源、城管实践经验与学生创新活力,聚焦网格化治理难题,打造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标杆。二要校地协同,共答治理新命题。以工作室为纽带,深化“城管+高校”联动,开展法治教育、案例宣讲,培育青年法治意识;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普法;联合调研“共享单车管理”“社区违建”等难题,推动科技赋能执法创新。三要创新突破,培育治理新力量。建设“执法创新孵化基地”,开放执法数据与案例库,开发仿真教学系统;举办“治理论坛”“治理大赛”,吸引青年参与实践,为城市治理输出智慧方案。


张峥嵘指出,“城”心“澄”意高校城管执法工作室入驻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市委“多格合一”部署的创新实践,标志着校地携手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起点。城建学院作为城市建设人才培养高地,始终以“三立”理念为指引,深化产教融合,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学校智力资源与城管执法部门实践经验优势,通过多元路径,培育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基层治理人才,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提供智力支持。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打造校地协同典范,为上海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陶清强调工作室是深化校地合作、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创新实践,对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要聚焦三大核心功能,打造城市管理的“智慧大脑”,推动数据共享与技术转化;建设执法实践的“育苗基地”,以“双导师制”培养执法实践人才;搭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梁”,建立需求感知与参与式治理机制,实现校地双向赋能。要以系统性思维构建“五维驱动”战略框架。将深化组织融合、制度重构、数智赋能、文化培塑、价值共生,构建“五维驱动”治理体系,推动治理效能与民生需求深度契合。以工作室为纽带,共绘城市治理新图景,让千年古镇文脉与青春创新活力交相辉映!


即日起,这个“联名款”工作室成为全市首个高校城管执法工作室,并正式入驻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通过实践基地建设、课题共研、联组学习、普法宣传、志愿服务等形式,培养高素质基层治理人才。

城心“HEART”项目矩阵同步首发




“城心”HEART,既是初心澄澈的坚守,更是五大行动的集结——

H代表Harmony(和谐共建),以网格融合打破治理边界;

E象征Energy(青春赋能),让创意与活力成为治理动能;

A聚焦Action(实践育人),搭建知行合一的成长舞台;

R守护Rights(权利护航),织密权益保障的安全网络;

T依托Technology(智慧治理),用科技点亮治理未来。


三大亮点,解锁治理新姿势




【师生共治】从“旁观者”变“参与者”

设立师生治理观察员、组建师生普法团,共同参与执法案例研讨,举办校地联合模拟听证会,打造师生深度参与治理的实践平台。智能分析12345热线数据,预警校园周边高频投诉问题。青春提案直接推动治理优化,成为最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成长引航】从“校园人”到“社会人”

城管队员化身“职场导师”,组织"角色互换日",建立“城校共育”社会治理实践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岗位,进一步拓宽专业化青年人才储备来源,构建专属就业通道,打破刻板印象,体验执法背后的责任。

【红色引擎】从“单打独斗”到“多格合一”

党建联建打破治理壁垒的核心引擎,以党组织为纽带,创造性推动“网格+城管+校园”三格深度融合,打破传统“会议室党课”模式,打造沉浸式、互动型的主题党日活动,开发“澄心治”小程序,实现“问题上报-智能派单-党员认领-群众评分”闭环。


未来展望,治理与育人共生


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让每份青春创意都成为改变城市的种子!

→学生:打通从课堂到岗位的“最后一公里”,培育“懂技术、有情怀、能创新”的新时代城市管家。

→院校:构建“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闭环,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贡献度。

→政府:锻造“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执法队伍,进一步推进“贤城贤治”党建体系化建设。

→社会: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范式,让城市管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来源:奉贤城管执法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