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每起纠纷化解都带着泥土香,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检察履职中正焕发着新活力。”4月24日至25日,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召开,与会人员走进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宝丰县人民检察院基层法律联络点实地调研后,有着这样的感受。
一同参加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评价说:“信访接待热心、释法说理耐心、研判案情细心、矛盾化解用心、多元救助尽心——这‘五心’是宝丰县检察院的金字招牌,也是该院连续16年涉检零信访的奥秘。”
4月27日,宝丰县检察院检察长闻延菲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近年来,在宝丰县委支持下,县检察院打通“12309检察服务中心+12345政务服务热线”联动通道,创新“1名检察官+1个调解团队+1个联络站+N个职能部门”的“1+1+1+N”办案模式,以“预防、受理、办理、监督、稳控”五大环节为支点,打造“建固培”“包听答”“移排联”九字工作法,让矛盾在“家门口”化解,让公平在“细微处”落地,真正实现“小事不出部、大事不出院、事事有人管、案结事要了”。
在建立矛盾化解机制上,宝丰县检察院联合县公安局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立“矛盾纠纷化解中心”,开通接访“专席”和“绿色通道”,挑选3名综合能力强、化解救助经验丰富的干警组成专职团队解决群众诉求。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法律监督联络点作用,在清凉寺和大黄村安排两名联络员专职负责线索处置工作,持续提升基层纠纷化解和线索排查的能力和水平。
宝丰县检察院注重在听证中解决争议,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公开听证,坚持“应听证尽听证”,搭建“移动听证室”,聚焦群众诉求强烈、矛盾突出的案件,主动开展简易听证、上门听证;做实“四见四答”,推行“接访见面、办案见面、听证见面、答复见面”四见机制。一方面认真审查信访申诉材料,全面梳理各方诉求,通过详细梳理事实证据,依法依规研判分析,力求释法说理到位;另一方面找准利益冲突和争议焦点,耐心倾听,充分发挥第三方化解矛盾的作用,努力实现“事心双解”。
在国家司法救助机制上,宝丰县检察院建立内部线索移送制度,要求办案人员主动在案件办理中了解刑事案件被害人或近亲属因案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情况,初步筛选可能符合司法救助的案件线索,实现案件线索排查、移送、办理的“全员式”“链条式”管理,与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妇联等单位共同建立社会救助线索移送机制,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精准融合的“多元”救助。
“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我们鼓励检察干警以‘如我在访’的共情、‘如我被救’的担当,在群众‘家门口’做到案结事了。”平顶山市检察院检察长王林海说。
(本报记者 赵红旗 本报通讯员 陈彦培)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