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下区人民法院出具调解书。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6日讯一位父亲因病去世,他上有九十岁的老父亲,下有年幼子女,纵使留下遗嘱,顶梁柱倒了,家中顿时危伏四起、纷争不断。近日,这起涉及三代人生活幸福指数的继承纠纷,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家事团队通过多元化解纷,用同时出具调解书和公证书的方法,使每位当事人都满意而归。
2025年3月,八零后的当事人程某雨起诉要求按照遗嘱继承的方式分割父亲程周某名下的遗产,并提交了爷爷程某功放弃继承程周某遗产的书面承诺书。没过两天,一位耋耄老人拄着拐杖来到济南历下法院立案大厅,大声叫喊:我要见法官!我要见法官!调解员类延秀立刻下楼接待了老人程某功。老人推开调解员的搀扶,向其介绍了自己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然后分析了被继承人遗嘱的真实含义,最后表示出具放弃承诺书的初衷及目前程某雨给他带来的顾虑。调解员接待了一个小时,没有机会说一句话,立即将此情况反馈给了本案承办法官,法官随即出面和老人程某功沟通,一听老人家嗓门这么高,法官推断老人应该是耳朵有点背,请他坐下后,拿来一张纸写道:您真是思维清晰、逻辑缜密,我得向您好好学习。老人脸色马上柔和下来,将家务事娓娓道来:他儿子程周某结过两次婚,头婚生育原告程某雨,再婚娶了个比他年轻十八岁的小媳妇,生育一子一女程小春、程小秋,如今刚刚小学毕业。去世之前,儿子程周某正在跟媳妇闹矛盾,怀疑媳妇对家庭不忠,屋漏偏逢连夜雨,两人没掰扯清楚,儿子就查出了绝症。随后,程周某立下遗嘱,将自己与前妻共有的房屋均归于前妻之子程某雨所有,待程小春、程小秋成年之后再过户给二人。对于这份遗嘱的真实意图,每个当事人的认识都不同,因此争执不下。程某雨认为,继母有问题,父亲不信任她,自己也不信任她,应依遗嘱确认房屋由自己继承,然后他会把房屋卖了,给小弟小妹买一处离学校近的新房屋;程周某之妻认为,夫妻打架很正常,事情没说清之前不能认定她有过错,不能剥夺她的权利,这份遗嘱最终的意图是要将房屋过户给两个年幼的孩子,她是孩子的亲妈,房屋当然该归她所有,由她替两个孩子管理,如果归了程某雨,他拿着钱跑了怎么办?老人程某功认为,遗嘱给孙子程某雨只是委托他替小弟小妹守着房屋,不是真的要归他一人所有。现在程某雨非说要将房屋卖掉,这房屋上有程某雨亲妈的份额,即程某雨占的继承份额大,判决必定对程某雨有利,那时两个小孩子就面临无家可归的局面。儿媳妇虽然可能有过错,但没有工作带着两个孩子生活没有保障,如果把房屋所有权判归两个年幼的孩子,孩子们哪有钱支付给程某雨巨额补偿款?“我当初书面放弃继承份额是为了所有 利益都给到孩子,不想却增大了程某雨卖房的机会,如果他坚决卖房,我就收回成命,撤销放弃承诺,以后再将我得到的份额给两个年幼的孙子、孙女。”
法官明白了,这一家还都不是唯利是图的人,迫于生活的无奈和彼此间的不信任,一下拿不出两全之策。如果以判决方式结案,原告程某雨享有的继承份额多,应由其获得房屋所有权,但基于“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须切实保证两个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利。如果把房屋所有权判归两个孩子,他们成年之前,房屋的确存在被其监护人出售的风险,那时所有当事人都会成为一世仇人。
最佳方式还是调解。法官决定和调解员分头出击。调解员去做原告程某雨的工作:你父亲的遗嘱表面给你的是房屋所有权,实际是委托你处分的权利,父亲担心其妻另外建立家庭,两个孩子不能得到充分呵护,长兄如父,希望你明白父亲的怜子之心。程某雨表示,我一定会把售房款都用在弟妹身上,包括我继承我母亲的份额。调解员进一步依法引导:从情感上我相信你的担当,但从理智上你的承诺是没有保障的。但法律可以给孩子们你给不了的保障,请尝试接受法院的调解方案,让全家看到你的真诚。法官去做程周某妻子的工作:程某雨是占房屋继承份额最多的人,如果房屋所有权归你和孩子,你势必给不了他补偿款,不如同意将房屋归他所有,但要求他现在就兑现补偿款,以此除去他卖房后食言的顾虑。法官再去做老人的工作:程周某的意愿是好的,但遗嘱表达的方式并不利于实际履行,他的初衷就是让两个孩子有保障,所有继承人如果能各退一步,达成一致的意见,等于变相实现遗嘱意愿。
几经劝说,所有的继承人都同意调解。法官摆明最终方案化解各方之前“不信任”的心理障碍,由法院采取多元解纷的调解方式,联系作为本院特约调解组织的公证处,为两个年幼的孩子设立提存账户,程某雨在约定时间将约定的补偿款打入提存账户,双方在法院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确认房屋归程某雨所有,同一天达成公证协议,约定款项取用时间及方式,程某雨当日支付首付款后,法院出具调解书,公证处见调解书后出具公证书。“把钱放在看得见的地方,这个办法好!那我再次放弃自己享有的份额,都给孩子们!”老人程某功这回踏实了,主动跟法官攀谈起来。
几处“同时”说得容易,要做到需要大量准备工作。调解员在互不说话的当事人之间来回传话、在公证处与法院之间来回穿梭……看在眼里的老人心被暖了,他将放弃遗产继承承诺书交到法官手里:“这是我最后一次来法院,你在,我就放心!” 2025年4月11日,一切如约进行,利用一天的时间,补偿款进入提存账户,双方当事人拿到了调解书、公证书,双方都感觉到了法院和公证处工作人员的努力,也感受到未来可期。
尽管当天掏了那么多钱,程某雨还是心情愉快,他表示,济南历下法院家事团队把调解工作做得既专业又务实,汇聚化解合力,调解一件纠纷,预防了今后可能出现的一堆麻烦。
通讯员 罗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