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4年6月7日凌晨,武汉中南军区一座二层小楼里冒出了滚滚浓烟,原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在这座小楼里以自焚的方式,让生命停留在了48岁。



陈光将军

关于陈光,早些年很少有人提及,他曾经战功赫赫、威名远扬,最后却因为各种原因而英年早逝,后世人们对他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

1954年刚好是新中国给将领们授勋的前一年,如果陈光没有逝世,那么凭借着他曾经的累累战功,以及原八路军115师代师长的资历,有没有机会被授予大将?

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如果他没有到广州,那么作为1938年就能够担任抗战主力115师代师长的陈光,会有怎样的前途?

救命之恩

陈光的从军之路在一开始其实走得还算顺畅,他从1927年加入共产党,先是配合红军参加湘南暴动、随后走上井冈山。



在1934年长征开始以后,他作为红2师师长,又一路在长征队伍中披荆斩棘,横扫了无数的敌人。

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甚至还在次年3月,因为林彪“遛马”意外受伤后,而临时接任起了115师代师长的职位,之后更是进入了长达5年的代师长生涯。

陈光入党十多年的时间中,可以说是屡立奇功、多次受表扬,影响力与组织能力日渐增长,但他却也就在后来通过与林彪多次发生“碰撞”后,他的从军路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

1930年,在江西省吉水县的水南、直夏战斗中,蒋介石为了对付红军,特意派出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对红四军第一纵队进行围剿。

当时的情形一度危急,第一纵队指挥所内的林彪已被国军团团围住,陈光拼着身负重伤的危险,硬是杀入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把那被国军“包圆”的林彪给解救了出来。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遑论这“救命之恩”呢?当然,不知道是因为林彪本就看重陈光这个人,还是说单纯“报恩”。

总之在后续的几年里,林彪可以说是比较信任陈光的,而陈光也不负林彪的信任,在短短时间里,就屡传捷报。

其中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的平型关战役中,陈光所带领的两个主力团就一路势如破竹,大战日军,不仅歼敌1000多人,同时还捣毁日军300辆车,缴获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不仅给当时的抗日战争注入了新的活力,还给全国人民带去了新的希望,可以说是意义非凡。

平型关战役之后,陈光又把目光看向了日军必经之地的广阳地区,经过林彪的首肯后,陈光直接对广阳地区的对日埋伏行动进行指挥,那一战把日军打得惊慌失措、人仰马翻。



平型关战役

在歼灭日军近千人后,反观八路军的队伍,伤亡只有200多人。

事情发展到这里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陈光与林彪相处得也还算和睦,林彪给到陈光一些权力,而陈光也不负所托,给到林彪很大的助力。

但是后来随着各种事情的发生,两人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各奔“前途”

话说在平型关战役结束后,八路军从中缴获了不少的物资,其中就有一匹全身雪白的骏马。

林彪一看到这马匹之后,就喜欢得不得了,其他的干部分到的战利品都是一件黄呢子军大衣,但林彪就只要这匹马。



战争年代的林彪

只要一有空,林彪都要带着这匹马去四处遛一遛,他还给这匹马取了个名字,叫“千里雪”。

1938年3月的一天早晨,林彪像往常一样骑上爱马,冒着漫天的雾气外出了,但最后遛马的时候竟一不小心跑入了隔壁国民党的营地。

在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最开始的时候,国民党在表面上也都还算和气,要是不小心进入了也倒没事,可奈何当时空中雾气弥漫,可见度极低,于是国民党就把林彪当成是日军,一枪打倒了。

之后,林彪因为病情严重,只能暂时退出军队,到医院养伤。

而这个时候,115师的师长职位也就空了出来,而陈光则临时授命为115师代师长,最后在这个职位上一坐,就坐了五年的时间。



陈光

这五年是抗战最为激烈的五年,而陈光能够一直做代师长,还是有一些能力的,当然,我们这里先不去考虑为什么“不转正”的问题。

根据当时师部秘书的记录,1940年部队人数扩增,达到7万人的时候,新兵非常多,那时候陈光几乎每天都不在师部,只要有事找他,去连队就行了,一找一个准。

在连队,经常能够看到陈光指挥新兵部队作战训练的身影,无论是射击、投弹、还是土工作业等,他都毫不含糊。

直到后来,他因为长期进行高强度地作战与训练,身体实在支撑不了,才不得不在政委罗荣桓的安排下进行休养。

但休养后,也不代表他能就此放心,毕竟抗日战争可是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且1941年到1942年这两年不仅要抗日,还得抵制蒋介石,可以说那两年极其艰苦。



抗日战争

于是,他在短暂休养期间又参与了沂蒙山反“扫荡”的指挥工作。

而林彪在重伤之后没多久就去苏联休养,后来回国后因为身体原因也就没有再上抗日战场。

1945年,随着日本的投降,持续了8年的全面抗日战争终于宣告结束,也正是这一年,林彪与陈光的关系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陈光对林彪的“救命之恩”以及战事上的强大助力,在多年后竟然不知不觉变成了林彪口中的“居功自傲”。

这一切,又是怎么回事呢?

矛盾爆发

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都将目光集中到了东北,在国民党朝着东北方向大举进攻的同时,我党开始兵分几路,与之展开了对抗。



国民党军队

1945年11月19日,时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的林彪率兵到锦州抗击国民党的进攻,而陈光则在黑山、北镇组织第二道防线。

当时的国民党因为有美国装备的支持,战斗力大增,而我党这边,为了战事能更高效地进行,罗荣桓特意拿了一部大功率电台给陈光。

可陈光没想到,他的电台到手后还没捂热乎,就被林彪来电:要求陈光把电台给林彪。

陈光收到这个要求后也是非常的奇怪,按理来说,林彪那儿不是有两个电台吗?为什么还要让陈光把电台送过去?一旦送过去了,那么陈光自己还怎么指挥战斗?

于是,陈光便回复林彪,表示这个电台真的没办法调走。

谁知林彪收到陈光的回复后,瞬间恼了,二话不说就又给陈光去电,劈头盖脸指责了一番,说陈光是故意霸占着电台。



陈光收到林彪的回复后,心里也有点生气,但最后还是安排人准备把电台送过去,但正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送电台的人正要出发,国民党就杀上来了,战乱之中,电台就随着大部队逐渐后撤,离林彪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没能送出,而事后,陈光见到林彪时,也对此事没有再解释。

这件事就像一个导火索,埋在了林彪的心中。

1946年,陈光到了东满军区任副司令,当时中共中央要求在苏军撤退后,长春是一定要拿下的。

然而当准备商量如何拿下时,林彪却表示收复长春难度太大,有些犹豫要不要打。

但陈光却是满心地觉得长春无论如何都能拿下,于是就在苏军快要撤退的时候,他直接就在苏军的帮助下,带领着部队拿下了长春。



陈光、林彪、周昆和聂荣臻

因为此事,毛主席还特地夸奖了,表示对于有功劳的同志一定要嘉奖。

但对于林彪来说,陈光的这一招先斩后奏可以说是让他窝火不已,但又像电台事件一样,他只能暂时先忍着。

而一向性格大大咧咧的陈光却没意识到林彪已经不高兴,毕竟在他们曾经一起打战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过两人意见相左的时候,比如1937年在广阳地区埋伏日军的时候,林彪也在犹豫要不要打,但最后还不是让陈光带兵去打了。

于是在拿下长春后,陈光还高高兴兴地拿着战利品跑到林彪面前去分享胜利的喜悦。

有点类似于,当面打他巴掌,可以说,这是极其考验林彪“胸襟”的,但很明显,林彪感受到的只有来自陈光的炫耀与骄傲自满,但他也没说出来。



林彪在前线

而没过多久,陈光就开始意识到:林彪“变了”。

林彪先是在1946年给正在江南农安县侦察地形的陈光去电,考虑到国民党即将进入哈尔滨,问陈光的6纵队要不要撤退,让他给个意见。

而陈光也没多想,就老老实实地回复说,建议执行原计划,先不撤退。

谁知,另一边的林彪收到回复后,二话不说就越过陈光,直接命令6纵队各师后撤,还直言无须等待纵队的通知。

于是,陈光就这样被孤零零地留在了侦察地,直到3日后,他才知道6纵队已然撤离这件事。

此时的陈光无疑心中是有着满腹委屈与不满的,甚至直接被气得大病了一场。

但他不知道,林彪问自己要不要撤退,虽说是问“意见”,但实际却是命令,更何况他在林彪的心中是有多次“前车之鉴”的。



谁对,谁错?

1947年,病好之后的陈光担任起了松江军区司令员,1949年更是到了第四野战军担任副参谋长,但他没想到,在他上任两个多月后,一次高干会议上,他竟然被林彪拿来做“反面教材”。

在会议上,林彪说到《论团结》的报告时,利用其中起到的“防止居功骄傲”这一问题,直接拿陈光曾经做过的“不服从安排”的那些事来举例。

当时林彪话一出口,不只陈光愣住了,就连一同开会的其他高干也都愣住了,而陈光反应过来后,顿时气愤不已,火气一上头,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会议现场,之后,无论是陈光还是林彪,都没有再碰面说过这些事。

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陈光被安排到了广东军区任副司令,他本以为这项工作可以带他走出之前的阴霾,但是没想到,到广州后,他迎来的是更加凶猛的狂风暴雨。



当时的新中国可以说是百废待兴的状态,而广州这个临近港澳的大城市,更是有着诸多的事宜要规范。

对于一向只擅长练兵作战的陈光来说,处理起需要涉及各部门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事来,可谓是手忙脚乱,尽管当时有着叶剑英的领导,但是他仍旧在其中犯了不少的错。

“港澳台情报工作没完成好”、“违反干部政策”等失误接二连三地朝着陈光涌来,陈光一边应对这些事,一边应对着叶剑英对他的教说。

但随着事件愈演愈烈,最后就连陈年旧事“电台事件”等,也被以违抗组织命令的名头扣在了他的头上。

最后有一次叶剑英找陈光谈话,两人一开始谈得好好的,但说着说着,味道就变了,甚至争吵了起来,双方在“组织要求”与“原则问题”上互不让步。



叶剑英

这个问题其实是属于内部问题,但是最终,因为陈光的不配合态度以及多项罪名,他最终被撤销职务、开除党籍、查抄住所。

1950年10月,陈光在警卫人员护送下,离开了广州的住所,到了武汉被软禁了起来,在软禁期间,陈光的状态一度很差、脾气比起从前也是有增无减。

在这期间,陆陆续续有很多老部下来看望他,希望他可以反省自己,说一说错误,这样总好过一直软禁在这里。

但他却坚持认为,很多罪名都是强行扣在他头上的,他不可能承认,也不愿意承认。

实际上,他一直觉得这就是林彪对他的打压,这些问题都是有人在陷害他。

但他又拿不出什么具体的证据,只能一天天窝在软禁他的小楼里,颓废度日,最终于1954年在小楼里自焚,英年早逝。



1986年,这件事经过再次彻查后,考虑到这是“党内问题”、以及确有存在“夸大”的成分,从而恢复了陈光的党籍。

结语:

陈光的一生无疑是让人惋惜的,在他战功累累的从军路上,如果脾气可以稍加收敛,那么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而他与林彪的矛盾,可以说双方都有原因,一个无视、一个暗自生气,矛盾又怎会不爆发呢?

另外,对于如果他能撑到1955年授勋,会不会有被授予“大将”这个问题,答案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是可能性很低。


1955年授勋

他在1954年算是有多个案件在身的,即使彻查清楚了,那些案件也不可能与他毫无关系,毕竟他在广州任职后,有些事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

说到底,无论是他与林彪的矛盾、还是他后来面对“错误”的处理方式,反映出来的,其实就是性格问题,如果他与林彪没发生过那些“碰撞”。

那么与他发生碰撞的,也会是别人,就像是每个人的一生所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实则就是自己性格中的一些“特质”所化,不是吗?

参考资料:

1. 今日头条:沈阳于洪政法—【党史宣传】战将陈光

https://m.toutiao.com/is/iR9TQ5Do/

2.今日头条:渭南政法—“悲剧战将”陈光

https://m.toutiao.com/is/iR9TyvGT/

3.今日头条:党史博彩—传奇战将陈光的悲剧人生,交恶林彪,误解叶帅

https://m.toutiao.com/is/iR9TqQGM/

4.人民网:李作鹏忆陈光自杀事件长叹:可惜 遗憾 对不住陈光

http://inews.ifeng.com/yidian/50747762/news.shtml

5.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图书连载:《毛泽东“南方决策”》第三章:从井冈山到毛家湾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3/1029/c85037-23364664-2.html

6.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客户端—平型关大捷战役简介

http://m.ccdi.gov.cn/content/70/12/5074.html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