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爷蹲在田埂上吧嗒旱烟。眼瞅着麦穗刚灌浆,天气预报说明晚要下雨。他手指捏紧枯叶:“四月雨砸穗,往年可折过三成粮嘞。
”通州区气象台喊得明白:4日夜间先落小雨,5日白天阵雨夹雷暴。庄稼人掰指头数日子——小满前的雨最金贵,可赶在灌浆期砸下来,秆子撑得住不?
村东头老李的大棚早蒙上塑料布,水珠顺着膜往下淌:“上回雹子打坏半垄茄苗,这回说啥得护好茬口。”手机里天气预报翻来覆去看。15天趋势图上,5月7日、15日还有两场雨,平均低温14℃晃得人心里发紧。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可这接连阴雨天,刚移栽的红薯苗怕是要蜷着长了。镇农技站老王的喇叭响起来:“地里别积水!
玉米地赶紧清沟,墒情太足要烂根!
”可后山果园的赵大姐直叹气:“桃树正挂果呢,雨水一多,虫眼准保密密麻麻,套袋都赶不及。”菜市场菜价最近稳当,她却犯愁:“自家菜要是烂在地里,秋后的化肥钱上哪儿凑?”气象APP上的数据跳得人眼花。
未来一周最高温24℃,最低11℃,昼夜温差跟坐过山车似的。穿堂风呼呼灌进领口,晾在绳上的汗衫半干不干,张大爷突然想起:“前年倒春寒,不就是这鬼天气开头?
”村口代销点聚满唠嗑的人。“预报说后面还有5次降水,这地是种还是等?”年轻的小赵刚流转五十亩地,拇指搓着播种机钥匙直响:“等天晴怕误农时,抢种又怕苗泡汤,两难啊!
”货架上的农药袋子被翻得哗哗响,谁都知道,连阴雨一闹,病害准跟着来。
我站在田边看他们忙忙碌碌。地膜被风掀起角,几株弱苗歪在泥里,像极了庄稼人悬着的心。
天气预报里的“小雨”“阵雨”,落到地里就是实打实的收成账,哪回不是牵肠挂肚?突然想起老辈人说“靠天吃饭,更得敬天护地”。排水渠修得顺不顺,有机肥施得够不够,这些细功夫此刻比天气预报更紧要。
可望着阴沉沉的天,谁又能真的不盼着雨脚轻些、阳光多些?这场连阴雨像面镜子,照见庄稼人的欢喜与愁烦。数据里的温度降水,终究要化作他们手心里的老茧、田埂上的脚印。
只是不知道,等天晴晒谷时,囤里的粮食是鼓胀还是瘪瘦——这是每个种地人心里,永远悬着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