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梁永飞 通讯员 杨敏)当热血动漫遇上巴山蜀水,当神话IP激活地理课堂,西安市第十七中学张烨老师以创新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奇幻旅程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理探索。让大家走进这节收获众多好评的示范课,感受教育创新的魅力。
第一部分:匠心独运 以趣启智
执教者名片
张烨,中共党员,西安市第十七中学政教处主任。深耕地理教学15载,先后获评:西安市教学能手、未央区骨干教师、未央区"名师+"研修共同体主持人、西安市微课大赛一等奖、西安市大单元作业设计市级二等奖、主持参与省市区级课题6项,连续两年担任区"136青苗工程"导师。
课堂诞生记
跨界融合:深挖《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的四川元素,构建"神话-地理"知识图谱。
情境再造:设计哪吒飞行路线串联四川地形、气候特征,将白纸黑字转化为"云端穿越"体验。
情感升华:关联哪吒精神与川人抗震的四川精神,实现地理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有机统一。
"当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精彩输出,听到'地理真有意思'的感叹,所有的深夜备课都值得了。"张烨老师分享道。这堂课不仅收获众多同行的好评,更印证了她的教育理念:真正的教学创新,应是架设在学科逻辑与学生兴趣之间的智慧之桥。
课堂实践
第二部分:青蓝相映 思辨共进
观课者简介
王珂莹,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西安市第十七中学八年级地理教师。作为张烨老师"青蓝工程"结对徒弟,其主讲的《探索多彩气候》区级公开课获广泛好评,参与区级"双减"课题研究,获青年教师赛教三等奖。教育理念:让地理成为连接课堂与世界的窗口。
观课启示录
有幸观摩张烨老师执教的《魔童哪吒解密巴蜀地理奥秘--四川省》一课,深受启发,触动了我对地理教学本质的三点思考:
1. 情境创新需“守学科之本”:无论何种情境,其价值在于服务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不可为追求趣味而偏离学科逻辑。如本课“哪吒”线索始终紧扣地形、气候等核心内容,避免了情境与知识的割裂。
2. 技术应用需“扬传统之长”:张老师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保留地图手绘、数据对比等传统训练,启示我们:现代技术应与传统教学手段互补,而非替代学生的深度思考与动手实践。
3.素养培育需“重无痕浸润”:本课将“人地协调观”渗透于灾害教学与文化升华中,而非生硬说教,这提示我们: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融入知识传授的每个环节,通过“潜移默化”实现“润物无声”。
师徒共勉
"张老师的课堂让我们看见:当教育插上创新的翅膀,知识便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会成为学生眼中的星光。"王珂莹老师感慨道。这节示范课不仅展现了资深教师的教育智慧,更诠释了"青蓝工程"薪火相传的真谛——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中,共探教育的诗与远方。
从神话秘境到巴蜀天地,从银幕光影到三尺讲台,这堂"出圈"的地理课告诉我们:教育的魅力,在于永远保持对教学创新的探索热情。期待更多教师以匠心铸就金课,让课堂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