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宁区民政局与延安初中在“小蓝花”市民中心开展的“好一朵美丽的小蓝花”社校联动实验课程正式结业。这门关于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课程,让孩子们收获满满。
我们的大脑功能分区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方法可以锻炼大脑?在“小蓝花”市民中心,延安初中的8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探索了认知功能与认知障碍的奥秘,并参加了脑活力游戏。
“人类大脑作为所有器官中最复杂的部分,是所有神经系统的中枢。”老师用形象的示意图向大家演示,“一旦大脑组织受到损伤,无论是内部引发的还是外部造成的,受损的大脑都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下降等,进而影响我们的日常活动。”
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体验认知障碍对感官的影响。其中一位同学戴上模拟视功能受损的眼镜和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脑力游戏,在辨别颜色的游戏中,该同学明显比其他同学反应慢。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还认识到图形、颜色、文字组合的标识对于人的重要性。
据了解,今年3月,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课后服务活动课《小蓝花行动进校园》首次启动。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学生们参与了包括幸福社区和“小蓝花”友好街区调研、友好城区沙盘制作、幸福社区议题任务书制定、街区记忆的故事与艺术再现活动等形式丰富的课程活动。
“我印象最深的是街头采访,收集大家关于记忆中的味道,听到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我最喜欢在‘小蓝花’市民中心做咖啡的活动,这里的老奶奶教我们用各种设备,感觉特别有意思。”“我觉得最有意义的是沙盘活动,我们给自己的沙盘定制了很多独特的标签,希望它们也能唤起更多人宝贵的回忆。”随着课程的结束,学生们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收获和感触。
“我们通过一系列课程鼓励学生走进街区,走进‘小蓝花’市民中心,与长者互动,在实践中学习推广友好理念,增强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延安初中校长许军表示,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公益和养老服务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构建和谐友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认知障碍风险预防和服务支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长宁区积极打造深度老龄化背景下老年认知障碍服务支持体系的样板,鼓励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小蓝花”守护记忆关爱行动。“小蓝花行动进校园”旨在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公众对认知功能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精神;同时,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在社区中将“尊老、敬老、助老”的理念付诸行动,推动小蓝花友好街区建设,为构建更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撰稿/摄影:谭奕茂
编辑:程 前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