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号召下,南充龙门中学积极响应与落实四川省民族地区“优师帮培计划”,2025年3月,学校选派历史教师陈淘、数学教师李鲜两位骨干教师分赴甘孜州甘孜县罗布林第一中学(原甘孜县民族中学)、甘孜县第二中学开展支教工作。他们以使命为舟、以初心为舵,将知识的火种播撒于雪域高原,以高尚的师德与优秀的素养奋力书写龙中教师的担当奉献篇章。
初抵高原 以笑暖心
第一缕阳光刺破高原薄雾,雪山之巅的光芒与稀薄空气中的心跳声交织成初抵的序章。高原反应如钝器敲打着太阳穴,摇晃的大巴最终停驻在海拔3400米的土地。甘孜县教育局的车辆碾过结冰路面,洁白的哈达与“扎西德勒”的问候,裹挟着牦牛粪燃烧的烟火气,将远道而来的敬意与期待洒向雪域。
陈淘、李鲜老师随支教队伍抵达甘孜
授人以渔 智慧传承
在积极克服较严重的高反的同时,陈淘、李鲜老师两位老师尽快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以认真负责、不辱使命的工作态度迅速进入了新的教育教学工作状态。他们扎根教学一线,以“传帮带”为纽带,将先进教育理念深植高原课堂。从教案撰写的逐字推敲,到课堂教学的细节打磨,他们手把手指导本地青年教师,通过反复修改教案、全程跟听课程、课后复盘交流,助力教师团队提升教学能力。课堂之外,他们的身影常驻教室与宿舍之间:为麦多梳理历史脉络,帮岗措攻克数学难题,在一次次个性化辅导中为学生点亮知识的盲区。
高原上的历史课:
一盏酥油灯照亮时空坐标
高三女生麦多痴迷历史,却总在时空坐标中迷失方向。陈淘老师以思维导图为舟,串联政治、经济、文化对历史的影响,更融入藏族地域文化,让麦多的历史之舟在知识的海洋中稳稳前行。
陈淘老师授课与课余辅导
高原上的数学课:
格桑花与函数共舞
李鲜老师将数学思维深植高原土壤,让严谨的公式浸润生活温度。她带领本地教师周静共建“藏式数学资源库”,每周的帮扶课堂座无虚席。教案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课堂上全情投入的讲授,都是智慧与责任的见证。
李鲜老师上示范课与指导青年教师
翻山越岭 家访送教
“五一”假期,陈淘老师踏上色达家访之路。走访岗措、周吉等五位学生家庭,他化身“移动课堂”,用吐蕃王朝兴衰与红色佛国故事点燃学习热情。家长座谈会上,他分享科学教育方法,让知识的温度从课堂蔓延至家庭。他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家访传递希望。
陈淘老师“五一”假期到岗措等学生家家访
点滴温情 共筑梦想
课余时光,李鲜老师与学生聊天、游戏,走进宿舍倾听他们的生活与梦想,师生畅谈;徒步至附近村庄,与村民围炉夜话,感受最质朴的高原风情。 笑容与梦想,在高原上悄然生长。
李鲜老师走进学生寝室与村民家里
微光成炬,格桑花开。陈淘、李鲜老师正一步一脚印,用心用情地在甘孜州的土地上书写教育人的应有奉献。萤火虽微光,但终将汇成星河。我们坚信,更多支教教师的辛勤与智慧的付出,必将让格桑花在文明的滋养中绽放,也定会让教育的光芒烛照更多高原孩子的梦想。
四川省南充龙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