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在这草木葳蕤、万物并秀的时节,信阳市平桥区第一小学以开放的姿态、饱满的热情,迎来了区教研室“教学常规落实月”视导组的专家团队。一场关于课堂的对话、一次聚焦常规的检阅、一番赋能未来的指引,在书香氤氲的校园里徐徐展开...... ‍



全景视导:细察校园里的教育风景

视导组冯仁君组长以"全景扫描"的方式深入校园每个教育现场。



教学巡课

冯组长在教室外观察常态课堂的真实样态。教师们专注投入的教学状态,学生们积极互动的学习热情,构成了校园最动人的风景。



走廊文化

驻足欣赏各楼层主题鲜明的文化墙,"红色传承""科技筑梦""书香润心"等板块,见证着学校"环境育人"的用心。



办公室探访

走进教师办公室,整洁的环境、浓厚的教研氛围让人印象深刻。摊开的备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办公桌上精心准备的教学具,无声诉说着教师们的专业与敬业。



推门听课 ‍

课堂,是教育最美的原野

视导组专家走进课堂,以"推门课"的形式,零距离把脉教学常态。

四年级黄玉丽老师执教的《黄继光》,以情为舟、以读为桨,带领四年级学子穿越烽火岁月。英雄的呐喊在朗读中回响,红色的基因在追问中传承,课堂既有文字的张力,更有精神的拔节。



一年级涂俊丽老师执教的《摆一摆 想一想》,通过层层递进的趣味挑战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从多种角度总结、发现规律,真正落实“思维培养”“寓教于乐”的高效课堂。



课后评课

分学科研讨中,专家们以"显微镜"剖析细节,以"望远镜"指引方向。既有对教学策略的精准点拨,更有对核心素养落地的深远期待,教师们如沐春风,收获满囊。



多维检阅‍常规,是质量最深的根基



视导组通过"查、看、听、评、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检阅学校教学工作。





档案检阅

一摞摞教案,是教师思维的足迹;一本本作业,是学子成长的年轮。











视导组细致查阅教学常规档案、教研活动记录及各科作业批改情况。工整的备课笔记、分层的作业设计、详实的反思记录,无不彰显着一小教师"精耕细作"的匠心。









学生问卷

随机抽取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学习兴趣、课业负担、师生互动等维度,倾听最真实的教学反馈。孩子们认真作答的模样,是对学校办学最真诚的回应。



集中反馈对话,是前行最亮的灯塔



汇报与聆听

区一小丁桂霞主任以《凝心聚力促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为题,从课堂改革、教研深耕、常规细化、课程特色等方面汇报学校教学实践,字字铿锵,尽显一小教育人的求索之志。



在丁主任工作汇报后,李校长着重强调了三方面重点:学校将持续深化"文化传承创新",让百年老校的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严格落实"双减"政策,通过"分层作业、弹性作业"等方式实现"减量提质";同时将进一步丰富社团种类,特别是加强科技类社团建设,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兴趣生长点。李校长特别指出:“教育要像春雨般润物无声,既要守住传统的根,又要长出创新的芽。”



指导与赋能

冯主任用"三美三优"概括视导感受:一赞校园环境优美,称学校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园林式校园;二赏文化氛围浓厚,特别肯定"一墙一主题,一层一特色"的走廊文化设计;三夸师生状态饱满,课堂纪律严明,展现出优良校风。 冯主任重点表扬六大亮点:科学合理的课程表设计;健全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丰富多元的社团课程(特别是编程社团);形式多样的课程体系;“以人为本”注重实效的课堂教学;创新开展的各类特色实践活动。最后寄语学校要继续发挥示范作用,把课堂作为“提质增效”主阵地,特别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全员进步,不落一人”的教育初心。



视导,是一次检阅,更是一次播种。

我们铭记专家们的殷殷嘱托,也将以此次相遇为起点,继续在教育的田野上深耕——

以课堂为土,播撒智慧的种子;

以常规为光,照亮成长的道路;

以初心为笔,书写平桥一小的诗意华章!

(通讯员 余忠秀 丁桂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