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看似告一段落,但战争的硝烟并未散去,就在巴外长应邀访华之后,境内的俾路支省就再次发生爆炸,这似乎是一种警告。对于恐怖主义活动的表态,莫迪政府应尽快说到做到,而不是“阳奉阴违”。
据环球时报报道,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20人受伤。该事发地点的附近,有一处准军事部队堡垒,因此不排除是针对巴军的袭击。
印巴才刚停火没几天,外患还没有解决,内忧就迫不及待的冒出头,很难不让人怀疑两者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毕竟,前几天所谓的“俾路支解放军”声称要“独立”,还呼吁印度等国家或组织给予支持与帮助,巴基斯坦目前所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
国内、周边以及印度等各方面压力都在不断攀升,而且渐渐有“以点成线,以点成面”的趋势。
巴方或许可以在短期内,通过空战来取得胜利,但长此以往的消耗,对巴基斯坦的发展仍会起到极为不利的影响。
虽然前几天的胜仗,让巴基斯坦全国为之兴奋,进一步提升了巴基斯坦的民族凝聚力,但印巴局势还真不容易结束。
首先是印度方面拒不承认自己失败的战果,反而“丧事喜办”,还在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主要原因,就是想创造胜利假象,以混淆视听的假象来平息民愤,尽快结束冲突。
可国大党不会轻易放过莫迪政府,国会内已经数次有质疑声,要求莫迪交代清楚边境冲突存在的问题以及购买“阵风”战机实际情况。
其次,印度确实需要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得到安全保证,不然冲突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再次升级,酿成的后果只会更糟糕。
莫迪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之后,进退维谷的样子让印巴双方都感到为难,局势很可能会骤然贱升级。
至于谁会成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始作俑者,就看谁在迫不及待的先出手吧。
印巴始终要拿出一个停火方案来的,谁能给对方造成更大的压力,尤其是政治压力。在冲突爆发前后,印度就与伊朗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接触过,在南亚与中东地区给巴方制造了一定的地缘压力,而如今巴内部也有爆炸声响起,这份重担也只会多增加一分。
不过,印度在战场没得到的东西,通过这些桌子底下的手段,也大概率不会讨到。
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既是为中巴战略合作关系“添砖加瓦”,也是在给巴基斯坦寻一颗“定心丸”。
中国在地区的影响力是与日俱增的,伊朗与塔利班都在不同的方向上有求于中方,我们说句公道话,还是有人会听得。
至于印度,也要说到做到,无论是莫迪政府的自身表态,还是在上合组织的坚定承诺,都是明确反对恐怖主义的,并且自己也深受恐怖主义的滋扰。
最理性的做法,自然是一起坐下来针对清剿恐怖主义的合作方针,而不是打着反恐旗号,不断地向外转移矛盾,肆意挑起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