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来俊臣传》第十八章 小鹿心痒体酥
曾经做过洛州司马的狄仁杰,已到宁州做刺史有些时日了。
宁州是今天的甘肃宁县。
狄仁杰在宁州刺史任上,妥善处理民族关系,鼓励农桑,大兴文教,深受宁州百姓爱戴,他们立碑勒石,颂扬刺史的德政。
右台监察御史——行政监察官郭翰奉命巡察陇右地区,即陇山以西地面,所到之地,地方主要官员几乎都有人控告,可是到了宁州境内,乡亲父老都是赞美刺史美德的。
郭翰很是感叹,遂向朝廷推荐。于是,狄仁杰被召回神都,任用为冬官侍郎,朝廷政务院工程部副部长。
垂拱三年,公元687年,闰正月初二,武照授意,皇帝李旦大封皇子。
皇太子李成器不用封了,母亲刘皇后,其父皇李旦登基时即被封为皇太子了。李旦的次子李成义,四岁,为宫女小柳所生,获封为恒王。
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德妃小窦所生,两岁,获封为楚王。
四子李隆范,一岁,宫女小崔所生,获封为卫王;五子李隆业,一岁,德妃小王所生,和淮阳公主李花山为双胎同胞,获封为赵王。
垂拱三年的开年大朝会,依例是农村、农业、农夫“三农”话题。武照发布诏令,免除武家故乡并州百姓的“庸”、“调”两种税负“终其身”,一辈子不用缴纳。也免除了去岁遭受水旱灾害的地区的租税。
大朝会调整了朝廷高官的任用。纳言韦思谦“致仕” ,退休。以裴居道为纳言,朝廷顾问,魏玄同为检校纳言,荣誉顾问。夏官侍郎张光辅任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副立法长,副相。
苏良嗣交付了神都洛阳的工作,到了西京长安。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宰相刘祎之下班之后,相约去喝酒,喝高的时候,刘祎之跟同僚贾大隐扯武太后的闲话。
刘祎之说:“太后既能废昏立明,何用临朝称制?不如返政,以安天下之心。”
皇太后既然罢黜了昏君李哲,选立了明君李旦,哪里还用得着自己临朝,行使皇帝职权?不如回归正常朝廷体制,以安定天下人心。
刘祎之颇有文名,李治上元年间进入朝廷工作,参决政事。做过弘文馆直学士,武照的“北门学士” ,参与编撰《臣轨》 、《列女传》等书籍数百卷,深受武照的信任。
贾大隐是凤阁舍人,朝廷立法院官员,刘祎之的下属。刘祎之的酒后之言,是出于和贾大隐较为亲近的关系才说的,哪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贾大隐很快向武照告了密。
武照很不高兴,对内史小秘书上官婉儿说:“祎之我所引用,乃有背我之心,岂复顾我恩也!”
刘祎之是我一手提拔的,一直重用他,竟然也不顾恩情,背叛于我!
武太后对刘祎之的背叛“反武”难以相信,内心觉得这是不可能的。遂命肃州刺史王本立调查。
肃州是甘肃酒泉,王本立嫌弃酒泉地方不好,经常回到洛阳,以汇报工作为由长住,积极参与朝廷外围事务。
如果是其他宰相或者大臣,必定会立刻遭到逮捕,被判重罪。武照没有把刘祎之直接交给那些跳梁酷吏,或者专门弹劾官员的侍御史,再或交给其他京官办理,是因为树大招风,风大伤树,对刘祎之仍然存着深厚的惋惜之意。
武照把刘祎之交给不习惯审判重臣的地方刺史,刺史对付以学识和实绩知名的宰相,也许力不从心,不了了之?
王本立到刘祎之府上,向刘祎之出示并宣布武太后的敕令。
刘祎之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
不经过凤阁鸾台,怎么能称为敕令?
唐廷的敕令传统,一直是由中书令起草,门下省审议,然后由尚书省发布。武照将中书令和门下省改名为凤阁、鸾台了。
刘祎之故意在地方官员面前“充大” 。实际上不经三省,天子或天后直接发布诏敕的多了。尤其是武照称制以来,发布诏书敕令哪里还有凤阁鸾台的事情?
王本立回禀给武照,武照大怒,认为刘祎之抵制钦使。命王本立继续严加查办。
王本立根本不是省油的灯,即将刘祎之下狱,展开深入调查。
皇帝李旦觉得刘祎之冤枉,上疏太后,举出刘祎之的功绩,为他申辩。
皇帝替刘祎之说话,刘祎之的亲朋好友都觉得有救了。探监时告诉刘祎之,都还偷偷地向他祝贺。
刘祎之说:“此乃所以速吾死也。”
这是在加速我的死期。
刘祎之说:“吾必死矣。太后临朝独断,威福任己,皇帝上表,徒使速吾祸也。”
完了,死定了。太后独断朝纲,作对的正是皇帝,皇帝保我,岂不是让我的灾祸来得快一点吗?
五月初七,武照赐下毒酒,命令刘祎之回到自己家中自尽。
面对监刑官员,刘祎之沐浴之后,神色自若,让儿子执笔起草给武太后的谢恩表,儿子哭泣到气息将绝,不能书写。监刑官员不耐烦地催促,刘祎之干脆拉过纸张,援笔书写,片时即就,词理恳至,见者无不伤痛。
刘祎之死后,麟台郎——朝廷图书管理员郭翰、太子文学——太子的老师周思钧,都赞叹刘祎之的文章,惋惜刘祎之的逝去,说是朝廷的一大损失。
武照听说了,厌恶郭翰和周思钧这两个家伙,遂左迁郭翰为巫州司法,军法秘书,贬逐周思钧为播州司仓,仓库出纳员。
巫州是今之湖南黔阳。播州是今之贵州遵义。
边地战火不息。突厥军队侵略幽州,扫荡朔州。
幽州在今天的北京一带。朔州即今天的山西朔州。
唐廷派遣燕然道大总管黑齿常之出击,以左鹰扬大将军李多祚为他的副手。这两个人都是外族身份,黑齿常之是朝鲜半岛百济人,李多祚曾是吉林一带的靺鞨族酋长。
唐军大显威风,将突厥人打得大败,追奔四十余里,直追到其溃散,士卒各自向沙漠北部逃命而去了。
开春以后,气候回暖,牧草生长,西域的吐蕃人又指使军队离开拉萨,侵犯多处唐土。
武照拟派右相韦待价领兵进击西域,讨伐吐蕃。凤阁侍郎,朝廷副监察长韦方质上奏,请求沿袭旧例,派遣御史作为监军——政委、政治委员,随着野战部队同行,监督将领的军事行动。
武照说:“古者明君遣将,外之事悉以委之。比闻御史监军,军中事无大小皆须承禀。以下制上,非令典也;且何以责其有功!”
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派遣将领出征,走出城门以后,军事指挥权全都委托给他。近来有了御史参与监军,听说军中大小事情都要禀报于他。以朝廷小吏控制外出打仗的军事将领,不是好的策略。而且,有了监军在部队里碍事,将领如何征战立功?
武太后取消了监军制度,放权于在外的军事将领,信任他们,显然是比较明智的。
老臣苏良嗣过了八十岁,武照将他从西京长安召回神都洛阳,派检校纳言、朝廷最高监察顾问魏玄同接替苏良嗣,到长安主持工作。 魏玄同比苏良嗣小十一岁,也七十岁了。
武太后屡将年迈高官摆放到长安做个样子,说明长安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得如同一般州郡无异了。
垂拱三年,公元687年,最大的问题是风不调雨不顺,自然灾害的面积和深度都在扩大,“天下大饥,山东、关内尤甚” 。
唐朝的“山东” ,指的是函谷关以东,而“关内”指的是函谷关以西。函谷关以东、以西,全都“大饥” ,说明海内到处都是灾荒了。
武照计划中的神都太初宫内的营造,已经交由营造总管薛怀义负责筹造的项目,譬如九州池东南的大明堂,九州池东北的大佛像,都不得不推迟了。
薛怀义乐得轻松,长时间不去白马寺燃香念经,住在后宫北门玄武门里边的营造总管办公厅,白天吃肉喝酒,养尊处优,夜晚溜达到武太后的“怀深殿” ,舒展枪棒,奋勇演出。
有时候,白天无赖,也出来转悠。
武照上朝了,九州池一带无有人影,薛怀义大步流星,抄北边的灌木林中的近道,即进入怀深殿。
牛马太监不一定常在怀深殿,莺子和燕子倒是终日守在其中。两个小美女没什么事情,搞个卫生什么的,再就是休息和玩耍。
薛怀义哪管什么宫中礼仪,头昏脑涨,便与莺子和燕子调情。
莺子和燕子,两个女孩已快速长大,服侍武太后和薛怀义起居也有年头,榻上席间,耳濡目染,早已成熟得流水水,薛阿师的臂膊一揽,手指一动,二人便嗯嗯嗷嗷地归顺了。
曾经上书要求武太后阉割薛怀义的王求礼先生的担忧真没错。
后宫里进来了身体完善而又健壮的薛怀义,简直就是引入了一头大公驴。后宫什么处所?小女人成群的幽暗之地。
公驴贪吃,路边嫩草,先啃吃了再说。
小女人身体是正常的,有期望,有需求。莺子和燕子,日夜就近侍奉武照和薛怀义的榻上实操,早就一次次地私下幻想与薛怀义合作了。
长期的压抑、控制,使后宫的小侍女们急不可耐。她们一旦抓住机会,不顾一切,仿佛小羊小鹿,见到公驴吃草,自然心痒体酥,拼命也要一起凑堆儿,一起来吃了。
武照升朝,主持朝廷大事,怀深殿的文艺节目就演起来了。
武照早已敏锐地感觉出来,朝廷上下,对薛怀义充满愤恨,众人不敢明说,只好口是心非。
大臣们认为,武照不可理喻,竟然宠信身世不明的下流人渣。
但是,朝廷大臣,神都洛阳的干部,各地州县的公务员,组成的乃是猪群一般的团队,不明事理。武照是个女人,若是欲望发作,必须宠幸面首,那么,你们让她宠幸谁?
武太后也不是道学专家。直说吧,她作为女人,需要男人,女人需要男人,天经地义。她无法与男性大臣们“共舞” ,怎么设置“嫔妃”呢?
难题,安定大长公主帮她来解,为她找来一个“硕大”的雄性驴子,已是女人们的智谋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那些成为国君、皇帝的人,要享帝王当享之乐。身为天后,摄政有功,无一“嫔妃” ,何以消闲?何以取乐?
历代明主贤君,生活里不也有太多的异性吗?为什么武天后不应该与她的情人享乐呢?
朝野鄙弃,尤其是朝政大臣,鄙弃薛怀义,反映到了武照这里,她如何面对呢?
武照仍旧像无事一般,泰然处之。而治朝理政,一如既往。
表面上,武照静如深渊,但在内心,已然更加坚定意志,强力清除异己,清除李氏宗室及门阀贵族中的反武暗涌,为走上女皇高位廓开台阶。
来俊臣传
任见 著
本书简介
任见先生所著中唐武周酷吏来俊臣的传记。
任见《来俊臣传》
目录
本书内容简介…………………………
第一章 女士们的传说………………
第二章 后宫里的“轰趴”…………
第三章 长生不老灵药………………
第四章 一发而不可收………………
第五章 前后两副肉体………………
第六章 趣味无榻之嘻………………
第七章 新婚夜抄《臣规》…………
第八章 御榻头送“颤活”…………
第九章 告密举报发飙………………
第十章 刑讯逼供猖獗………………
第十一章 来俊臣大赌博……………
第十二章 众酷吏竞作恶……………
第十三章 统治者的机谋……………
第十四章 正直臣的谏奏……………
第十五章 铁鞭铁锤匕首……………
第十六章 壹民洗脑去强……………
第十七章 年轻雄壮真好……………
第十八章 小鹿心痒体酥……………
第十九章 黑恶御民之术……………
第二十章 阖族毁灭之灾……………
第二十一章 母猪藏在地下…………
第二十二章 蠢鱼自投罗网…………
第二十三章 女婿未敢杀岳…………
第二十四章 民心呼唤好官…………
第二十五章 丛林社会法则…………
第二十六章 告密罗织奇经…………
第二十七章 女史所言不虚…………
第二十八章 公主感同身受…………
第二十九章 案件迅速膨胀…………
第三十章 刑罚层出不穷……………
第三十一章 牝鸡司晨有据…………
第三十二章 同谋魁首无证…………
第三十三章 拥立圣母神皇…………
第三十四章 终竟武周替李…………
第三十五章 恶鬼杀良冒功…………
第三十六章 淫女令人不齿…………
第三十七章 请兄入此热瓮…………
第三十八章 陛下英明睿智…………
第三十九章 伊阙夺袍另赠…………
第四十章 俊臣诈为通款……………
第四十一章 特大谋反集团…………
第四十二章 童王气概逼人…………
第四十三章 权势杀人如麻…………
第四十四章 奴婢命系刀锋…………
第四十五章 专业陷人于阱…………
第四十六章 擅长揣摩圣意…………
第四十七章 良臣遭遇群攻…………
第四十八章 孽火烧红神都…………
第四十九章 竞相告密邀宠…………
第五十章 恣意偷花窃朵……………
第五十一章 权贵放肆渔色…………
第五十二章 来魔欲海难填…………
第五十三章 杀人罪在刀子…………
第五十四章 宫廷鹤舞仙乐…………
第五十五章 谁可为朕圆梦…………
第五十六章 大势抑武兴李…………
著者任见简介…………………………
后山学派燕山小队(原京北燕山书屋)编辑
~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大唐上阳》(15卷),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国家出版基金优秀项目《丝路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