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天,有弟子问孔子,如何认清一个人。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看他安于什么,看他如何行事。

人生纷繁复杂,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事。

面对这些,一个人怎样应对,就会过上怎样的人生。

那些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地热气腾腾的人已然懂得,人活于世,大事要看远,难事要看宽,往事要看淡。


大事看远

清朝时期的名将年羹尧,青年时期战功赫赫。

最终荣升至总督兼大将军的高位。

某年,他被朝廷派遣至西川镇守,期间招募了一位名叫蒋衡的才俊。

在与年羹尧共事一段时间后,蒋衡察觉到年羹尧此人只知进取不懂退让。

待人傲慢无礼,行事肆无忌惮,于是萌生了退意。

在离别之际,蒋衡对同行的友人坦言: “年羹尧的德行与其地位不相匹配,定会招致皇上的猜忌,我意已决,打算尽早抽身。”

遗憾的是,他的朋友们只被年羹尧当前的权势所吸引,一心只想攀附权贵,无人愿意离去。

蒋衡无奈,只能以病为由,独自离开。

果不其然,几年后,年羹尧因行事跋扈,被皇上赐死,其门客中除少数如蒋衡般早早离开的,大多未能幸免。

古人云:“君子谋大局,虑长远;小人图小利,顾眼前。”

此言道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君子能洞察未来,而小人只关注眼前的蝇头小利。

若只盯着当下,自私与狭隘便会显露无遗。

易被一时的得失蒙蔽双眼,为一时的琐碎所困,终其一生。

故而,缺乏远见之人,必有眼前的忧患。

正所谓:“眼光长远,方见天地宽广。”

不应贪图小利,亦不必惧怕暂时的吃亏。

唯有将视野拓宽,方能超越眼前的沟壑,稳健前行,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难事看宽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年龄还小的时候,便遇到一个算命给他批命,说他活不到35岁。

当时周有光想:生命如此短暂,那就好好享受。

在往后的人生旅途中,即便遭遇重创,他也总能自我调适,从不轻易抱怨。

即便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分配至宁夏负责看守白菜。

他也未显丝毫介怀,反而以此为乐,甚至研究出了辨别白菜口感的方法。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旁人皆是煎熬度日,而他却是细细品味。

正如丰子恺所言:“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

的确,心若宽广,诸多烦恼便不再成其为烦恼,任凭世事如何变迁,内心自能泰然自若。

反之,心小则易被琐事牵绊,致使人心力交瘁。

生活本就充满挑战与不易,何必让自己沉溺于无谓的烦恼之中,平添内耗。

有道是:“路宽不如心宽,命好不如心好。”

人生在世,活的就是那份心态。

面对生活的磨难,我们需置身事外,学会放宽视野,亦要学会长远看待。

那些豁达乐观之人,并非从未历经风雨,只是他们从不将这些放在心上。

世事难料,但只要心怀勇气,总能迎来转机; 心宽一分,前路便宽广一尺,足以跨越重重困难与挑战。



往事看淡

刘震云的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李雪莲意外怀上二胎,在那个特殊时期,她策划了一场先离婚后复婚的戏码,以求避开政策的限制。

孩子出生后,等待她的不是复婚的承诺,而是丈夫的背弃与新欢的出现。

愤怒之下,李雪莲将前夫告上法庭,却因证据不足败诉。

心有不甘的她,选择以喊冤的方式抗议,结果换来的却是七天的拘留。

这七天的囚禁,磨平了她的棱角。

重获自由后,她试图与前夫和解,换来的却是当众的羞辱。

从此,李雪莲踏上了漫长的告状之路,二十年的光阴悄然流逝,却未能为她带来一丝慰藉。

直到站在一棵树下,准备以死明志的那一刻。

她才猛然醒悟,这二十年的枷锁,其实是自己亲手铸造。

本可以在认清前夫真面目后,果断放手,重新开始。

她却让这段不值得的关系,消耗了整个青春。

人生路上,难免遭遇令人痛苦、难忘、遗憾之事。

但频频回望,只会阻碍前行的脚步。

正如所言:“过往不可追,未来犹可期。”

无法释怀昨天,就无法拥抱更好的明天。

许多人,许多事,不值得过分执着,因为他们只是生命中的过客,放下便是最好的释怀。

以平和之心接受既定事实,以淡然之态忘却负心之人。

生命短暂,不应沉溺于过往。

只要旅程未终,就应面带微笑,勇敢前行。

生活如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人人皆需品尝。

尽管命运多变,但对智者而言,不过是成长的契机。

愿你余生,半醒半醉间,学会远眺、放宽、释怀,如此,心灵得以解脱,生活也将常伴欢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