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的雨从昨晚就没停过。田里的早稻秧苗刚插下去三天。桂林阳朔的李大叔蹲在田埂上直叹气:“往年这时候都在追肥了,今年排水沟还没清。



”气象大喇叭说低涡切变线还在打转。桂北中到大雨还要下两天,局地大暴雨。

柳州融安的山区最怕这种连阴雨,泥土吸饱水就容易滑坡。“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现在桂北的地湿得能拧出水。



农技站老张挨个村打电话:“赶紧把田边竹篱笆加固,冲毁秧苗就误农时了。”桂南倒是没这么大雨,可闷热得像蒸笼。

北海的陈大姐望着塑料大棚直发愁:“豆角刚结荚,这阵风热雷雨一来准掉花。”海边渔船都回港了,可地里的辣椒苗经不住6级阵风。



老把式都知道用竹竿给茄科作物打三角架,现在更要加层防风网。桂西这两天午后太阳毒得很,突然就来场热雷雨。

百色田阳的芒果树正挂果,豆大的雨点砸下来能打落小果。有经验的果农早就在树冠下铺了防雹网,现在还要多检查支撑桩。最让人着急的是桂东的城市周边菜地,低洼处积水排不出去。



贺州八步的菜农去年吃过亏,今年提前把田垄垫高30公分,沟里铺了碎石。

“锄头底下三分水,排水不畅全白搭。”村头黑板报写着最新农谚。农业局的通知说得明白:桂北重点防山洪毁苗,桂南抓紧修大棚压膜线。



可有些新入行的种植户犯难:传统的草木灰防潮法,现在该怎么和复合肥搭配?我个人觉得,老经验就像压舱石,科学方法是指南针,两者都不能丢。

去年某地因为没及时抢收,暴雨过后水稻倒伏减产三成,这教训够深刻。



眼下最紧要的是分区域行动:桂北明天天亮前必须清完排水沟,桂西赶在午前给果树套防雹袋。

拿不准的赶紧联系乡镇农技员,他们带着无人机来教你补喷叶面肥。天气这事儿,你盯着它、防着它,它就难不住咱庄稼人。记住了:农时不等人,今天多流两滴汗,秋天少叹三声气。

现在就放下手机,去田里看看排水口堵没堵,大棚膜松没松,这才是正事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