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3岁的伊丽莎白公主(那时谁也不会想到她将是未来的女王)被父亲乔治六世(那时也不是国王)扛在肩上,那颜值、气质绝了。



从旧照片可以看得出来,乔治六世尚年轻,且颜值出众。说起来,温莎家族一直是颜值颇高的家族,除了大胡子的乔治五世,玛丽王后、爱德华八世,乔治六世,包括其他王子,都长得相当英俊。



显然,伊丽莎白二世继承了父亲的颜值,特别是眼睛、眉毛、嘴巴,几乎一模一样。

唯一不同的是,她的鼻子没有父亲那样挺,但脸庞也没有父亲那样长,算是综合了颜值。



身着白色小裙子的伊丽莎白公主,头发金黄,短短的,打着卷,一双蓝眼睛如同画上去一般迷离、淡然,小小的她早在那个时候便已经拥有了女王的气场,可惜没有人发现。



照片拍摄于白金汉宫的花园,乔治六世那时只是个风流儒雅,且初为人父的幸福王子,偶尔才到宫内看望父母,并顺道将女儿带给父母以解他们对孙辈的渴慕之苦。



当然,那不是女王童年仅有的快乐,因为她整个的童年都生活在温馨又美好的状态里,直到9岁才被真正接入白金汉宫生活。



伊丽莎白二世出生于1926年,因为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的后代,空有王室成员的身份,却不得不在外面出生,据说伊丽莎白王太后只能回娘家去生孩子,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公寓。



但出生后的伊丽莎白二世却成了乔治五世的心尖宠,而且因为是王室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又备受外界的关注,丘吉尔曾在她两岁的时候见到她,便认为她极有魅力:我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1927年,当时尚被称为伊丽莎白公主的女王被父母丢进白金汉宫,因为他们有一次去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皇家旅行机会。



玛丽王后相当开心,说那对她来说是“一种快乐”,而爷爷乔治五世则完全被小小的公主吸引,听着她还说不清楚的话,开始叫她“莉莉贝特”。



那是属于女王独有的名字,因为她叫不清自己的名字,后来乔治五世便按着她的发音翻出了这个名字来专门给她使用,不得不说,女王小时候太受宠了。



有意思的是,女王从小对谁都态度一般,唯独喜欢自己的祖父乔治五世,而且,一直把他叫“英国爷爷”,这几乎将乔治五世乐坏了,认为孙女心里的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玛丽王后对此似乎有些高兴不起来,她抱怨着:“莉莉贝特已经偷走了祖父母的心”,然后便一再让她在白金汉宫多住几天,再多住几天。



小小的女王那时颇有气魄,敢揪爷爷的大胡子,敢与奶奶调皮,玛丽王后一直认为自己的孙女才是真正的女王,没想到被她一语成谶了。



曾经有大臣亲见见证严厉的乔治五世,为了哄孙女开心,亲自爬过他那高大的办公桌,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的时候,刚好看到大臣尴尬的脸色,他却一点也不以为然,还将孙女放在办公桌上看着自己批改公文。



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女王便已经了解了人生不同角色的根本,所以王室记载的女王资料显示,10岁之前,她已经相当有个性,害羞、谦虚、聪明、机智、准确、开朗。



有一个说法,乔治六世在女王出生后给她用白金细链串了一颗珍珠,那是女王最早期的珍珠项链,并且告诉她:每年过生日便送给她一颗珍珠,等到她18岁便可以凑成一条完整的珍珠项链了。



但乔治六世后来又等不及了,因此在她很小的时候一次便送了三串式的珍珠项链,那是女王骨子里渗透的亲情,所以直到90多岁还被她戴在脖子上。



虽然说女王一生待机时间最长,但从她的成长来看,要远比自己的孩子,包括她的妹妹幸福得多,因为亲情的滋养是让一个人足够强大的根本,伊丽莎白二世拥有气魄、立场以及风范,恰恰就是她小时候用最完整的亲情支撑起来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