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什么一定要收复新疆? 1870年代的新疆势力有很多,但大多都不是清政府的或者压根就和它没关系。
1864年新疆爆发回民起义后,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趁机而入,三下五除二就统治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
1871年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控制南疆全境及北疆部分地区。这个政权得到了英、俄、奥斯曼帝国的承认,但是清政府是拒不承认的。
与此同时沙俄以"代管"的名义强占着伊犁。 沙俄想把势力渗透进新疆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抗衡英国在印度的势力。
英国也想将新疆变为与俄国对抗的缓冲带,所以英国火力支持阿古柏政权。而在新疆的所有势力里,清政府名义上的统治者却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地区。
当时的清朝经过太平天国运动、陕甘回乱等大事件,本身经济、军事就很弱,再加上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还要防着海上的敌人,所以就放任新疆地区自由发展,慢慢的沦落到了这个地步。
但是现在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了,再不管新疆真就是别人家的了,要么被列强瓜分,要么独立出去,于是就有了海防和塞防之争。
海防派以李鸿章为首,他认为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瘠薄",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的。如果东西会说话,那些新疆物产、煤铁、玉石、粮产等等肯定第一个不答应。
不过这都不重要,因为这只是他不想收复新疆的一个借口而已,只要让更多的人相信他就行。
他一心想组建北洋海军,需要花大量的银子,要是收复新疆就得又出钱又出力,到时候缩减的不还是海军的备用金吗?
再加上淮系与湘系长期意见不和,他不同意左宗棠收复新疆。如果左公真把新疆收回来了,湘系的政治筹码不就又高了吗?
塞防派就是以左公为首,塞防派倒不是说左公认为可以丢掉海防,他的提议是海防、塞防同样重要,不能因为要海防就不要塞防了。
左公深受林则徐影响,高度重视新疆,认同"防俄为先"。而且他知道新疆并不是"贫瘠之地"。
提到林则徐,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虎门销烟。但其实林则徐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就是他认识到了新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1842年林则徐被贬到新疆之后,并没有萎靡不振,而是积极建设新疆,修水利、垦荒地、安置军民。
不仅如此林则徐还实地考察新疆多处地方,通过了解他敏锐察觉沙俄对西北边疆的威胁,他还建议警惕沙俄借通商之名向新疆渗透。
林则徐的建议非常有前瞻性。
1850年的时候,林则徐和左宗棠有过一次密谈。正是这次密谈,林则徐把自己在新疆的所见所闻以及新疆的战略价值全部告诉了左宗棠,包括自己整理的新疆边防资料的手稿也都给了左公。
而左公也深受林则徐影响,他认真研究了新疆的地理位置和资料,并提出"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公后来和慈禧谈的时候也是这个意思。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新疆没了,列强从西北长驱直入,会直接威胁到中原腹地,到时候你的镯子可就没了,佣人没了,满汉全席没了,生日没的过了,可能你也没了。
慈禧也清楚边疆本身就少数民族多,如果放弃新疆,那可能也会动摇"满蒙联姻"的根基。而左宗棠提出的收复方案可行,至于花销也不需要朝廷出太多,慈禧没有理由不答应。
再加上慈禧讲究制衡朝堂,当时李鸿章的海防派已经做大,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也可以利用湘军打压一下北洋势力。
为啥说没花清政府多少钱?因为清廷也就给了个西征的启动资金,剩下的一部分是地方财政的输血。
左宗棠不断的向各省督抚施压借钱,另一部分是胡雪岩向英国等各种洋行借款。有人说:不对,英国不是支持阿古柏政权嘛?咋还同意借钱给左公收复新疆?
刚开始英国确实是不同意的,但是它在别处的投资失败了,需要回笼资金,所以才同意放贷。
胡雪岩肯这么积极的帮助筹措资金,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商人,给朝廷办事借款,这都是有特权的。商人有生意哪有不做的道理。 另一方面这属于政治投资,胡雪岩本就是因为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所以才走上了官商之路。
左宗棠就是他商业的保护伞,所以他为左公办事,就是给自己办事,"背靠大树好乘凉"。
左宗棠在朝中的势力越大,自己的生意就会越牢靠,连带着自己的地位也就越高。 像左宗棠就多次为胡雪岩请功,什么黄马褂、二品顶戴,一个接一个的来,胡雪岩也成为了清朝的唯一"红顶商人"。
1876年准备好了的左宗棠率军西征,收复新疆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1876 - 1878年平定阿古柏叛乱,通过"先北后南"的军事战略,逐渐的收复新疆大部分地区。
·第二阶段是1879 - 1881年收复伊犁地区,当时沙俄以"代管"的名义强占伊犁。清朝先是派崇厚去谈判,谈判结果清政府很不满意,后来又派曾纪泽去谈,这次有左公的军事做背书,左公抬棺出征,以68岁高龄率军进驻哈密,最终沙俄妥协。
清朝通过外交手段收复伊犁地区,到这基本上新疆全境重归中国管辖。 · 第三阶段就是后续管理,左公推动清政府在1884年设立新疆省,首任巡抚刘锦棠推行郡县制,彻底终结边疆割据,奠定了现代新疆行政基础。
左公六十几岁高龄还要西征收复新疆,靠的可能大概就是他心中的信念、家国情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而他也完成了林则徐的遗愿,让历史记住了林则徐对于新疆的贡献。
也正是因为左公的军事与外交努力,才使新疆约1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免遭分裂,让当时的列强看到中国依然有硬骨头。 左宗棠把新疆收复回来,贡献该怎么形容?这么说吧。他担的起一句左公千古。
推荐《中国的奋斗》
一本超级精彩的书 ——《中国的奋斗》。
✨为什么今天必须重读这本书?
当“历史虚无主义”混淆视听,《中国的奋斗》给出清醒答案:
- 文明韧性
从林则徐到袁世凯,从张謇到卢作孚,近代精英始终在探索“非西方现代化路径”
- 制度实验
清末新政中的“预备立宪”、北洋政府的“联省自治”,都比后来的激进改革更富弹性
- 文化自觉
辜鸿铭翻译《四书》时坚持用“中国语法”而非英语句式,这种语言保卫战至今仍有启示
学者锐评:
“徐中约撕开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伪命题——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江南制造总局已能生产马克沁机枪。”——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吴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