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创伤小、恢复快,也没有并发症,大病手术也能不出县,为帮扶队的李医生点赞!”日前,甘肃会宁县的一位农民工在劳动中造成肩锁关节脱位,同时伴有盂唇损伤和肩袖滑囊侧撕裂,按照传统治疗,必须要送到省城兰州的三甲大医院做手术。恰在此时,兰州大学第一院“组团式”帮扶专家、骨科副主任医师李广杰来到会宁县人民医院。
“通过在镜下精准定位,顺利实施锁关节脱位Tightrope弹性固定术、Bankart盂唇损伤修复术和肩袖损伤修复术,微创手术很快成功完成。”李广杰说。
5月14日,手术成功后的这位农民工已经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康复训练,加速关节功能恢复。
会宁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说,“是兰大一院的‘组团式’帮扶,让我们实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愿望。”
会宁县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受益于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机制,兰大一院“组团式”帮扶专家团队,走进会宁县人民医院,推动当地骨科微创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据悉,此次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兰大一院“组团式”帮扶会宁县医院再次填补骨科空白。今年3月底,李广杰团队指导会宁县人民医院完成了当地首例髋关节镜下盂唇修补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近年来,甘肃省坚持把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作为促进基层医疗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为23个县区派驻“组团式”帮扶团队,显著提升了受帮扶医院运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截至目前,甘肃有23家县区受帮扶医院建立“师傅带徒弟”1000余个、“团队带团队”100余个,培训医务人员8万余人次,手术带教1万余人次、举办学术讲座2000余次。“组团式”帮扶队员通过门诊诊疗、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手术带教等多种形式,帮助受帮扶医院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升业务能力、拓展业务范围。各“组团式”帮扶团队还指导受帮扶医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本地带教与进修交流双向学习提升机制,推动当地医务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