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学历史但从不执于历史的花鹿不花。
今天来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了。
天气很热,但心情很激动。
关于二里头夏都遗址一直有一种说法:
认识中国从这里开始。
以前西方学术界认为,文字、冶金术和城市是判断文明社会是否存在的金标准,又称之为“文明三要素”。
换而言之,如果不满足这三个完整的要素的文明,就会被认为是不存在的文明。
然而,世界几大原生文明并非都符合这“三要素”。
比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南美洲的印加文明未使用文字,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印章上的图案也未被认可为文字。
如果依据西方的标准,中华文明几乎被拦腰砍断,五千多年历史被说成只有3300年。
不仅如此,我们国内也有不少“疑古派”。
尽管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已证实了商朝的存在,但在他们眼中,商朝的存在并不能证明“夏”也存在。
你们空口无凭,如何证明夏朝这段历史不是虚构的呢?
文字记录中《史记》最晚只追溯至西周晚期,即公元前841年。
那一年周厉王姬胡暴政,被国人赶到了山西。
这件事作为“信史”就发生在公元前841这一年。
基于此,有人说“东周以上无信史”。
凡此种种,中国悠久的历史,被不断质疑。
所以,1996年我们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2001年,国家又提出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这些重大工程启动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证实我们的历史文明。
而二里头夏都遗址考古发现,正是这一工程中的重要成果。
二里头夏都遗址的发现有重大意义。
其中最重要的是二里头文化的历史意义。
古人常说逐鹿中原,中原地区的地理优势确实便于各族群和文化的你来我往,但是如果说仰韶文化还只是一种因为人口增长引发对外拓展的不自觉的奠基与辐射效应,那么二里头文化才是真正的整合式聚变,显示出吐纳有序的辐辏效应,使得中原地区在东亚大地脱颖而出,最终树立起华夏文明的文化正统地位。
这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博物馆里的“一条龙”。
2002年二里头遗址出土了的著名的绿松石龙。
它的出土为中国的龙图腾找到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站在她面前,连空气都能感觉到一种历史的厚重。
随着这些文物和遗址的不断出土、发掘,相信一定能证明“我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认识中国,从二里头开始!
热爱中国,从一颗心开始!
坐在地上用手机码的文字,很是凌乱,还请见谅。
有感而发,先随便说这么多吧。
晚上回去,如果有时间我们继续讲我们的历史故事。
最后,也强烈推荐大家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去感受历史深处的脉动。
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