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温先生投稿的故事:
前不久在单位午休中,我突然被手机震动惊醒,看到妻子发来的消息,简短又刺眼地写道:“爸说要把老房子推倒重建,预算至少二十万......”
看着短信,我攥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睡意瞬间被焦虑驱赶得一干二净。
我有个老岳父,今年72岁,独自住在城郊的老房子里。
那房子是三十年前盖的砖瓦房,虽有些破旧,但好歹能遮风挡雨。
我们夫妻每月都会去看望他,给他添置生活用品,逢年过节还会塞些零花钱。原本以为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下去,没想到岳父突然来了这么一出。
细细数来,这些年岳父为了面子在老家折腾出的事儿,一桩桩都让人头疼。
村里修路摊派费用,别家按人头捐个三五百,岳父非要捐1500块,还在村民群里发语音:“咱老王家可不能让人说小气!”
可转头买药时,几块钱的差价都要货比三家。
去年,村里新修了祠堂,岳父听说捐得多能刻碑留名,二话不说掏出五千块的积蓄。
那钱还是我们之前给他应急用的,他却觉得名字能刻在祠堂石碑上,比啥都有面子。
妻子知道后急得直掉眼泪,他却拍着胸脯说:“我这是为老王家争光,你们懂啥!”
更离谱的是,老家亲戚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办谢师宴,岳父非要买台一千多的微波炉当贺礼。我劝他意思一下就行,岳父却梗着脖子:“人家孩子有出息,咱送礼太薄让人笑话!”
结果亲戚的孩子后来悄悄跟我说,那微波炉他们家不会用,最后300块转手给了邻居。
还有前年,村里有人办酒席,岳父为了撑面子,包了个800元的红包。
要知道,他每月的养老金才1500多,平时生病买药都舍不得多花钱,可在这种“面子工程”上,却出手阔绰。
事后,我委婉地劝他,以后人情往来意思意思就行,他却黑着脸说我不懂人情世故。
今年过年前,岳父看着村里不少人家都给先人修了气派的新坟,也动了心思,非要花5万块给岳母和妻子的爷奶重修墓地。
不仅要建雕龙画凤的纪念亭,还打算把上山的路都用水泥硬化,说是让先人走得体面。
妻子好说歹说,才暂时劝住岳父暂停墓地改造计划,可没想到如今又冒出重建房子这档子事。
为了劝岳父放弃建房,我和妻子赶回了老家,谁知回到家就看着他正坐在院子里,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设计图,唾沫横飞地跟邻居们描述未来的三层小楼。
我们劝他别建房,现在的房子也不是住不了人。
可岳父却说:“比我们家还差的老张头,他们家去年都盖了新房,我这房子要是不翻新,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了!”
说完还兴奋地挥舞着图纸继续说道:“你们看,这二楼装落地窗,多气派,然后三楼再弄个大露台,屋顶弄成斜坡的,一看就是别墅造型,这亲戚朋友来了都有面子!”
看到岳父如此充满幻想,我就直接打断:“爸,咱们先不说钱的事儿,这老房子地基不稳,推倒重建风险太大,我怕房子还没建好,就得影响隔壁邻居了!”
我耐着性子解释,可岳父却把图纸往桌上一摔:
“地基不稳?你别拿这话糊弄我!当年盖房时,我这地基打得可结实了。再说了,我活了大半辈子,现在连盖个新房的自由都没有吗?”
看着岳父涨红的脸,我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
那会儿刚结婚,手里也没几个钱,可每次同学聚会,我都要咬牙租辆豪车,穿着商场里打折的“名牌”去撑场面。
明明房贷压得喘不过气,却还要抢着买单,就为了听别人一句“混得真不错”。
直到有次孩子生病,自己兜里也没钱,拿不出住院费,四处借钱时遭人冷眼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可笑。
穷人好像总有种执念,把辛苦挣来的钱,一股脑砸在那些华而不实的地方。
就像我岳父,一辈子没存下什么钱,年轻时挣多少花多少,老了还在为了虚无的面子折腾。
生病时靠我们掏钱,平时买降压药都嫌贵,却愿意为了所谓的“风光”掏空家底。
这也让我想起老家的邻居王叔。
王叔在工地搬砖,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家里却还是一穷二白。主要原因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努力了却赶不上他花钱的速度。
就如前年他儿子结婚来说,一个农村家庭,收入也不高,但为了给儿子办一场“体面”的婚礼,跟熟人借了十万块钱。
然后酒席摆了40桌,烟酒都是最贵的,婚车也是一水儿的豪车。
婚礼那天确实受到很多亲戚朋友夸赞,让王叔很有面子,但婚礼结束不久,王叔却落魄了。
六十多岁了,别人都是给子女带娃,享受儿孙绕膝之福,可他为了还债,还得在工地扛水泥,头发白得像雪,腰弯得快直不起来了,还挑最累最苦的活干,只因那些挣的钱多。
还有我们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小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他是个富家子弟。
因为他一身名牌穿着,脖子上还挂着大金链子,天天梳着油头,让人乍一看,真的就像一个霸总。
但现实却是他没房没车,兜里也只有几千块。
原因是他挣钱不多,还总学着那些有钱人家的样子,每月挣的钱除了维持下个月的开销,其余都会被他用来买名牌衣服上。
明明天天骑着破旧的三轮车,摆地摊赚小钱,可他总穿着几百块的衣服,脚上踩着上千块的运动鞋。
有钱了也不懂得守住,或者置办有价值的东西,反而都花在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上,导致最后再会挣钱,也还是落得口袋空空。
反观那些真正有钱的人,他们就不一样,总是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我认识的一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他平时穿着朴素,几乎不穿西装、皮鞋啥的,总是一身几十块的地摊货,加上一双国产运动鞋。
开的车也不是什么豪车,都是十来万的新能源。而他不是没钱,而是相对于装扮外表,他会花大价钱参加行业培训,投资新设备,寻找更多生意路子。
我曾带着玩笑调侃过他,说他挣了那么多钱,干嘛不好好花在自己身上?挣钱不提升排场,等于白干。
可他常说:“钱要像种子,种下去才能长出更多的钱。而把钱变成面子,却不一定会让自己多长脸。”
这些年,他一直很朴素,但生意却越做越大,财富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
所以为啥总有一些穷苦之人抱怨富不起来,我想大概率就像我的岳父和我的邻居一样,都这么穷了,还总想着“活要活得风光”,而忘了生活的本质。
他们把钱花在虚荣和面子上,看似风光了一时,但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而富人懂得先积累,再享受,让钱为自己工作。
看着固执的岳父,我突然觉得悲哀。这种消费观念就像一个恶性循环,让无数人在贫困的泥沼里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