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妨忌。 ”
所谓世态炎凉,就是说人生在世,别人要么是奉承你,要么是瞧不起你,忽冷忽热,让你体会到人情的多变。
比如你在哪里上班,手里有点权力,可以给人好处,那周围的人都会给你笑脸,而如果你失去了这个权力,那马上是人走茶凉,没有人会继续用以前的态度对你。
如果你对此想不开,那你就傻了。
这种冷热交替的世态人情,在富贵家族更为明显,我们看《红楼梦》里就有很多这样的情况。越是骨肉至亲,其妒忌之心就越炽盛。
其实穷人家庭也是一样啊。
因为比较、攀比心,血未必是浓于水。
血浓于水,打虎亲兄弟。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我们也经常看到兄弟阋墙的例子,哪怕是一奶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也会勾心斗角,各自巴不得对方倒霉。
我曾见一个8口之家,兄弟姊妹6人,他们在各自成家前和成家后都是互相比较,有的人可谓黑心黑骨头,都想自己过得好,心里暗戳戳盼着别人不好。
于是他们数十年劳碌都是挣扎,谁也没有比谁过得更好。
人啊,只要是以自我为中心,就难免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唯有自己才能高高在上,其他人都不如自己,却不知道别人也是这样。
如果一家人之间是互相比较,彼此攀比,那亲情就淡漠了,甚至会变成仇人一样。
最不盼着你好的是你的亲友,为啥?真相可怕
说到底是自私自利,越是贫穷的人家越容易养成零和博弈的思维习惯,就是把自己的得利跟别人的损失联系在一起。
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是周围的人不好过,那自己肯定好。这点在农村是司空见惯,越一奶同胞,就越打破头。一筐子的螃蟹,一个人往上爬,后面的螃蟹都在拖后腿。
这就是为什么寒门难出贵子的原因之一。虽然这不符合主流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否定这种人性的恶意不存在。
在这种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一旦稍微有点出息,都想逃离,不愿意让自己继续陷入在那样的悲剧之中。
所以说教育很重要,为人父母不能培养子女之间竞争的思维习惯,家和万事兴,越穷越应该团结起来,而不是离心离德,互以为“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