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政府5天内连续3次向中方施压,要求放宽稀土出口管制,凸显其对华稀土依赖的焦虑,特朗普政府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又急切寻求中国在稀土供应上的让步,这种“既要打压中国,又离不开中国资源”的矛盾心态暴露无遗。
事实上,美国75%的军工供应链依赖中国稀土,F-35战机、核潜艇等尖端武器均需中国提供的镝、铽等关键材料。美方至今未兑现此前谈判中的承诺,包括取消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停止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等。
稀土,绝对是这场博弈桌上的硬菜,也是美方心心念念的“香饽饽”,联合声明一出来,美国那边就急吼吼地打探稀土解禁的消息,那迫切劲儿,隔着太平洋都能感觉到。
其实早在谈判桌摆开之前,白宫就盘算着用降关税换中国稀土解禁,可中国几乎同时就宣布,要联手多部门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虽然没点名,但枪口朝哪儿,地球人都知道,意思很明确:稀土解禁?甭想!想通过走私或者第三国转手?门儿都没有!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六成以上,精炼加工更是高达92%,这意味着即使美国从其他地方获得稀土矿,比如乌克兰,最终很可能还需要送到中国进行精炼加工,否则这些稀土矿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稀土对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特别是军工和半导体领域,如果缺少稀土,美国的F-35战斗机、第六代战机以及出售给卡塔尔的“死神”无人机订单等都可能受到影响,中国合理管制稀土出口,是对美国“科技战”和“科技封锁”的反制,旨在保护自身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至于所谓的“芬太尼问题”,中国认为是无端指责,此前,马斯克曾试图绕开美国政府,向中国申请稀土出口许可,并声明仅用于人形机器人,但中方并未同意,这是因为战略物资的最终流向难以保证。
有意思的是,5月12号中美联合声明发布那天,中国又一次强调要严打战略矿产走私。
而且,声明里提到的中方会取消的非关税反制措施,也只是针对4月2日之后新增的那部分,至于之前因为芬太尼税等问题已经存在的反制,不好意思,继续有效,这不就等于明说了嘛:那20%的芬太尼税不取消,稀土的事儿就先晾着。
最新的消息是,5月13号,中国给包括大众汽车供应商在内的一些主要稀土磁铁生产商发了出口许可证,一共四张,唯独没有美国企业的份儿,这说明啥?出口管制还在,但也不是完全不卖,只是卖给谁,中国心里有杆秤。
有媒体分析得挺到位:中国一旦真把稀土这张王牌打出来,特朗普估计就没啥好牌可接了。
说实话,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之所以松口,也不是良心发现或者战略转向,他那一套硬邦邦的对华关税政策搞了一阵子,苦果最后还是得美国老百姓自己咽下去,直接伤到了他的“铁杆粉丝”的钱包。
这下好了,基本盘都开始晃悠了,支持率眼瞅着往下掉,手底下的人,像贝森特这样的,估计也天天吹风警告,特朗普这才不得不捏着鼻子降了点关税,先稳住国内再说。
反观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定力,你看在瑞士这次关税“接触”,中方措辞多讲究,愣是没用“会晤”或者“谈判”这类词,这本身就透着一股子保留和审慎,美国那边想拉着英国搞个什么协议,然后拿来当“大胜之威”向中国施压,结果呢?中国连眼皮都没多眨一下。
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那句“特朗普贸易政策不可持续”,十一个字,就把美国那套策略的底裤给扒了,中国心里跟明镜似的,一两场谈判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跟美国的关税和贸易摩擦,不是三两天就能完事的,所以压根就没指望能轻易和解,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特朗普在中东那边转了一圈回来,嘴上还喊着要从中国手里把贸易机会抢回来,话说得那叫一个硬气,可一转脸,又巴巴地问稀土解禁的事儿。
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派,在中国看来,不过是他黔驴技穷、心里发慌的表现罢了,他越是这样,越说明他手里的牌不多了,也越说明他对那套东西没底气。
中美这场大博弈,远没到鸣金收兵的时候,关税数字上蹿下跳,那都是表面文章,真正较劲的,是芯片、光刻机、战略资源这些能掐住对方脖子的核心利益,美国那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极限施压的套路,中国早就看腻了。
答案也一直很清楚,很坚定:所有不合理的对华关税不取消干净,美国想要的那些宝贝疙瘩,中国一个都不会轻易松手,这场比拼耐力、比拼智慧的棋局,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把对方耗得没脾气?恐怕,还得让时间来说话。
中方在稀土问题上采取“选择性松绑”策略,暂停部分中重稀土出口限制,但保留镓、锗等战略矿产管制,既回应美方诉求,又确保国家安全利益,同时,中国加强稀土全链条管控,严打走私,确保资源流向可控。
美方若真想解决稀土危机,应先停止对华科技封锁,展现诚意,而非单方面要求中方让步,毕竟,贸易战是双刃剑,美国军工和科技产业的“断供”风险,比特朗普的政治作秀更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