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02时54分23秒,小满节气就要到了。这个小满可不一般,老人们都说60年才遇一回。咱先说说小满的由来,《说文解字》里讲“满,盈溢也”。
南方雨水增多江河渐满,北方麦子籽粒开始饱满。
它还是民间的“祈蚕节”,江浙一带视其为蚕神诞辰。以前养蚕是重要经济来源,人们祈愿蚕茧丰收。食俗方面,小满“食苦菜”的习俗流传已久。
《周书》记载“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能充饥还养生。
老话说“小满不满,干断田坎”,讲的是雨水的重要。可今年小满有3大特点,咱得一个个仔细看。按干支历,2025年是乙巳年,这样的小满60年才一遇。
下一次再碰到乙巳年小满,得等到2085年了。第一个特点是“晚小满”,交节在农历四月廿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满是四月中气,分早中晚。民间有说法“早小满伏里凉,晚小满热死牛”。今年7月20日入伏,三伏天30天,怕是要热一阵子。
第二个特点是“夜晚小满”,交节时间在凌晨两点多。老祖宗留下经验“白天小满干断河,夜晚小满漫田埂”。这意味着今年夏天雨水可能多,得提前做好防涝准备。
第三个特点是“小满逢双”,农历廿四是双数日子。“小满逢单要穿棉,小满逢双热难眠”,老话这么讲。这么看来,今年夏天大概率是酷热难耐,大家得扛住。
现在问题来了,这些老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有人觉得是古人经验总结,有参考价值;有人觉得时代变了,不一定准。从农业生产看,晚小满预示高温,影响作物生长。
夜晚小满雨水多,既有利也有弊,利在灌溉,弊在涝灾。咱农民最关心天气,天气好坏直接关系收成。
就说北方小麦,籽粒饱满期需要合适温度和水分。南方水稻插秧,雨水充足是好事,但太多就得排水。
养蚕的农户也得留意,高温高湿环境影响蚕茧质量。现在水利设施比以前好,可极端天气还是得警惕。比如排水系统得检查,别等雨水多了来不及处理。
还有农作物管理,该抗旱的抗旱,该防涝的防涝。虽然科技进步了,但老祖宗的经验还是有意义的。它们提醒我们关注节气变化,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当然,气候确实在变化,不能全靠老话,还得看天气预报。
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应对天气影响。
今年这个60年一遇的小满,确实值得咱多上心。
不管老话准不准,提前准备总是没错的。大家说说,你们那儿关于小满有啥不一样的说法?觉得这些特点对今年天气和收成会有多大影响?
欢迎留言讨论,让咱一起交流经验。
最后提醒大家,关注天气变化,及时调整农事安排。具体天气情况以当地气象部门预报为准,咱心里有数就行。希望今年风调雨顺,咱农民都有个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