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我离开老家巢湖来合肥上学,我第一次逛三里庵的合家福超市被如此巨大的超市所震撼。

第一次使用可以感应冲水厕所的小便池,第一次乘坐上下之体感受到晕眩,第一次闻到采蝶轩的面包香味直流口水,第一次进到大学如此巨大的图书馆的书海里……

可是这一切,在半年后就习以为常了,丝毫不会再震撼我,这一切都只是物质的匮乏而已,我们只要紧紧跟着时代就可以不匮乏。

而精神和语言的匮乏、职业想象力的匮乏却牢牢锁在很多人的大脑里。

精神的匮乏体现在语言的简单化和模糊化,我经常会看到评论区有人说“你懂的、你细品”,我有时候会打趣地说我没懂,一般回复自己百度去,可是很多隐形的信息是很难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

日常中不太高兴、不太积极的情绪都会被统一说成了“emo了”,其实有千百种情绪用词,一律被简化了。语言的简化其实是精神的匮乏和思想的僵化。

如今信息如此发达,很多人中年失业就会选择开网约车、送外卖和送快递。

其实送快递还稍微好一点,聪明一点的人会开发收件的渠道。网约车和送外卖真的是没有任何成长的职业。还有很多人路径依赖着一直从事的行业,即使这个行业已经日暮西山完全没有前途,除了抱怨、不停内耗,不做任何改变,就是不转行。

我在2022年过了35岁,被房地产公司辞退,和前司打了2年官司,最后胜诉,因为前司债务缠身没拿到一分钱赔偿。

在失业的4个月时间里,尝试了很多行业,比如倒卖二手电子产品(到目前一直和副业)、尝试写公众号自媒体(坚持了827天)、尝试做房地产末枝的车位销售、尝试做快销品饮料(已入职农夫山泉两年时间)。

我依然在考察其他的副业和主业,虽然也没以前赚得多,我一直在找机会接触更多的职业、增长眼界,努力做到对于职业有更多的想象力。

我曾对朋友说,就算你在做chuan xiao,我都有兴趣去了解一下。

当然不打工,自己创业也不是一定要做奶茶店、餐饮店,那是没有护城河的红海领域。

我的朋友王堃在今年春节后离开了房产行业,一直在找出路,一开始考察小饭桌和培训,后来又接触到了保险行业被吸引了。

她给我电话说她准备做保险行业,没想到我非常支持她,我还说自己的客户资源是可以传承个她儿子。她笑了出来。我一直认为保险是非常好的行业,只是被低素质的从业人员搞得乌烟瘴气。

你对职业有想象力吗?(文/噪音爵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