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1 年,爱新觉罗·胤禩(sì)在北京紫禁城呱呱坠地,他的生母卫氏出身于辛者库之家,入宫之初卫氏只是个宫女,地位极为低微。由于母亲地位低下,胤禩小时候便交由大阿哥胤禔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
尽管出身背景不好,但胤禩却自幼聪慧,且甚晓世故,从小养成了亲切随和的待人之风。胤禩一向主张仁义,礼贤下士,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文人墨客,都对他赞誉有加,称其贤能。此外,他还竭力讨好康熙唯一的兄长裕亲王福全,福全也对胤禩颇为赏识,在康熙面前夸赞他心性好、不务浮夸。
最重要的是,康熙对胤禩的印象也很好,颇为青睐这个儿子。
比如康熙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众皇子随征。康熙让稍年长的大阿哥胤禔、三阿哥胤祉等人统兵以锻炼他们的指挥才能,却将较小的胤禩带在身边,可见对他的重视。
另外,康熙首次册封皇子时,年仅18岁的八阿哥胤禩便与三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三位皇兄一同受封为贝勒,作为年纪最小的皇子,这无疑是康熙对他能力认可的一种体现。
如此优秀的胤禩和其他皇子一样,一开始也没有争夺皇位的想法,因为康熙早早就立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但是当太子党的索额图被处死,康熙对太子不满公开化后,其他皇子看到了争夺储位的机会,胤禩一党也开始暗中加紧谋划。
公元1708 年,康熙带着一众皇子巡幸塞外途中,太子胤礽对年幼的胤祄病重漠不关心,还在夜晚窥视康熙,导致被废,并被拘禁。
此时,胤禩一党加紧谋划,对储位虎视眈眈。然而,胤禩接任内务府总管后,在审查胤礽奶妈丈夫凌普家产一案中犯渎职之罪,却遭到康熙严厉斥责,康熙认为他到处妄博虚名以收买人心。
随后康熙召集诸皇子宣布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将其锁拿交与议政处议处,同时警告胤禩阵营的胤禟、胤䄉等皇子。然而,作为死党的九阿哥胤禟邀十四阿哥胤禵一同带了毒药前去阻谏,期间胤禵为胤禩作保,言语冲撞,气得康熙拔剑欲斩胤禵,最后在众人的劝阻下才作罢,但这使得康熙对胤禩印象更差。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初大阿哥胤禔看到太子被废,误以为自己有机会上位,头脑发昏进言若康熙为难,自己可代为处死胤礽,结果遭到康熙怒斥。逢此重创,胤禔自知无望当太子,便向康熙推荐八阿哥胤禩,说看相人张明德曾相胤禩后必大贵,这让康熙震怒,将张明德凌迟处死,并革去胤禩贝勒,将他降为闲散宗室。大阿哥胤禔真是阴险,成功将祸水引至胤禩身上!
好在,三阿哥胤祉随后向康熙举报大阿哥胤禔与蒙古喇嘛合谋魇镇于太子胤礽,这才导致太子言行荒谬。康熙一追查,这事属实,同时也发现了张明德一案八阿哥胤禩是被冤枉的。
此后,康熙对废太子胤礽常有召见,还嘘寒问暖的,而且康熙与臣下交谈也不时流露出想要复立胤礽为太子。过了一段时间,康熙以为这些大臣都明白他的心意,自信满满的他宣布朝中大臣从诸皇子中举奏一人为储君。胤禩一党大喜过望,由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等人背地里商议,并暗中串通其他大臣举荐胤禩,结果胤禩拿到了最多的举荐。
康熙一看到这个结果也很震惊,随后他便以 “八阿哥未尝经历办理政事的锻炼,而且近又获罪,加之其母家甚微贱” 为由,否决了对胤禩的举荐,接着将胤礽的罪责归咎于大阿哥胤禔的魇镇,下令释放胤礽,随后不久康熙也恢复了胤禩的贝勒之位。
通过此事,康熙意识到胤禩阵营在朝中势力太大,这不仅对复立胤礽不利,更重要的是这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于是康熙下令彻查首倡举荐胤禩之人,结果查出幕后策划者是国舅佟国维和大学士马齐,于是重责佟国维、马齐等人,这是在敲打胤禩一党。同年三月,康熙复立太子胤礽。
公元1712 年,康熙因为种种原因再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并警告众臣不得为胤礽说情,否则处以极刑,这让受到打击的胤禩一党再次看到了希望。
然而随后发生的毙鹰事件,让胤禩彻底失去了康熙的信任。这一年,康熙率众皇子又去巡幸塞外,胤禩因前往祭祀生母未一同启程。祭祀完毕后,他托太监送了两只老鹰前往请安,没想到这两只老鹰在康熙面前打开来时竟奄奄一息。这明显是有人从中做手脚陷害,但是康熙却不问缘由便怒骂胤禩送将死之鹰映射自己老迈,认为胤礽悖逆,自此断绝与胤禩的父子之情。次年,康熙下诏停发胤禩及下属的俸银俸米,将其拘禁。
经此打击,胤禩不久后就大病一场。康熙表现十分冷漠。只是在胤禩病愈后,康熙才命将其所停之俸银米仍照前支给,父子之间关系才有所转好。
毙鹰事件以后,胤禩也基本上失去了争夺储位的可能性了,随着康熙让十四阿哥胤禵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西征,于是胤禩一党转而支持胤禵争夺太子之位。
然而世事难料,康熙逝世后,胤禵没能继位,反而是四阿哥胤禛继了位,是为雍正帝。
雍正元年,根基未稳的雍正为了笼络胤禩一党,他便加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并让他与胤祥、马齐、隆科多共四人总理事务,随后又命其办理工部事务。在此期间,雍正还是很克制,他对于胤禩等人更多的是防范,同时告诫大臣不要重蹈朋党习气。
雍正三年,站稳脚跟的雍正开始反击,他谴责胤禩怀挟私心,遇事播弄是非,动摇百官的意志,搅扰阻挠自己的施政方针。于是雍正开始清算胤禩党羽,他将阿灵阿、鄂伦岱发配盛京,并依宗人府奏请革除胤禩的亲王王爵。
雍正四年,胤禩、胤禟等人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随后将胤禩被迫改其名为“阿其那”(满语的意思是狗),并被囚禁于宗人府。同年九月,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
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胤禩就是太过优秀,又很善于笼络人心,所以在他身边形成一股能够威胁皇权的势力,这也是他让康熙和雍正非常忌惮的地方,这也是没能上位的他注定是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
易中天这样评价胤禩:“他对雍正的威胁,倒不一定是有暗杀或政变的因素,更主要的还是威望太高。显然,在雍正与胤禩的斗争中,雍正是很孤立的。诸王大臣的心都向着胤禩,只不过敢怒不敢言。平心而论,雍正和胤禩都够格当皇帝。他们都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雍正的能力,有他执政十三年的政绩可以为证。胤禩的能力,则可以在雍正那里得到证明。雍正即位以后,曾多次说过:“胤禩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